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头脑——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宋湛谦

中国绿色报
2006-01-17
阅读次数:4017
阅读字体 【

     机遇,是一种客观存在,给予每个人的机会都是相等的,但是它最终给予有准备的人、付出辛勤汗水的人。

    宋湛谦任职情况: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第十届党代会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会林业组成员、国家林业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加工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林产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林产化学与工业》主编、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及东北林业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

    在我国林化界,提到宋湛谦院士的名字,人们无不肃然起敬。自大学毕业至今,他始终奋斗在林产化学工业研究的第一线,是该领域的开拓者之一。40年来,他主持完成国家、部省级项目30多项,研制出30多种深加工产品,部分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了进口产品,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

    1:机缘巧合 "情定"松香

    宋湛谦祖籍江苏,后举家迁往北京,不久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系。

    高分子化学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学科,然而令宋湛谦没有想到的是,两次阴错阳差,却令他误打误撞地步入了广阔的松香研究天地,随后一发而不可收。几十年过去了,他还是那样兴致盎然。

    事情还要从他大学毕业说起。1964年9月,宋湛谦被分配到中国林科院木材所做胶粘剂研究工作。当时,国家规定大学毕业生都要到基层锻炼一年,院里派他去了上海一个木材厂的胶粘剂车间。一年快到了,宋湛谦即将返京,南京林化所恰在此时向林科院申请要一个学高分子化学的毕业生。院里一看宋湛谦档案上写的是江苏人,于是就"善解人意"地把他分到了南京林化所。而实际上,那时宋湛谦的父母已在北京生活好几年了。尽管如此,宋湛谦二话没说,锻炼结束后就直接到林化所报到了。用宋院士自己的话说"一个小差错就到了南京"。

    刚到林化所,接连发生了第二个误会。当时,憋足劲想大干一场的宋湛谦向同事打听,研究所都有些什么科研组。那位同事说到有个紫胶组,但宋湛谦听成了做胶粘剂的制胶组,以为这下子可以搞自己熟悉的胶粘剂研究了。到人事处报到时,他自告奋勇提出到"制胶组"去,后来才发现根本就是两回事。好在研究所还有一个松香利用组,搞松香松节油化学改性,这倒与他所学的专业有些相符。一段时间之后,宋湛谦调到了松香利用组。

    2:厚积薄发 瞄准机遇

    宋湛谦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平时注意积累和关键时候不放过机遇。回顾过去40年工作历程,他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成功的条件不外乎天资、勤奋和机遇,三者中我认为机遇对我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机遇每个人都会遇到,要抓住机遇,平时就要下功夫,遇到机遇时要奋力去抓,主观上一定要努力。"

    宋湛谦第一次大的机遇出现在1967年。当时"文革"已经开始,松香研究组的组长被下放车间劳动,在民主选举中,时年25岁的宋湛谦被推举为松香利用组组长,这对大学毕业不到3年的他来说,当然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

    当时,运动如火如荼,许多科研机构的工作都停顿了,可宋湛谦不愿意混日子。他想,既然大家信得过我,我就要认真对待。于是,上任没多久他就下工厂联系合作课题。松香研究属应用研究,工厂需要什么,科技人员就研究什么。1967年5月,宋湛谦与工厂签订了第一份合同,当时他们是全所惟一开展工作的课题组。

    松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400多种用途,每年还大量低价出口。松香深加工产品最主要的有3个:聚合松香、歧化松香和氢化松香。1970年以前,我们国家使用这些产品,都要高价进口。

    聚合松香用于印刷业。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印刷机械,印刷速度快,对油墨要求高,如果来不及干,第二张纸就会粘在一起。油墨中需要添加聚合松香。宋湛谦选准这个项目,带领课题组开始了艰苦的研制工作,很快就获得了成功。

    首战告捷,他们又向歧化松香发起了进攻。歧化松香是用来制造橡胶的聚合乳化剂。最早兰州有个厂可以生产这个产品,是苏联对华援助项目。后来苏联专家撤走了,项目虽仍能运转,但需要进口昂贵的催化剂。同时,他们又解决不了催化剂回收和重复利用的问题。了解到这一情况,宋湛谦专程到这个厂拜访,表示愿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工厂的人看到宋湛谦还不到30岁,对他很不信任,放出话来说,人家清华大学都没解决的问题,他们能解决得了?可宋湛谦坚持试试看,不久研制成功了。离开工厂的时候,工厂的总工程师亲自欢送,原本不信任他们的人说,这些年轻人可真不简单。

    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基础上,宋湛谦瞄准了最难研制的氢化松香。该产品的研制过程既需要高温又需要高压,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发生爆炸。有的同志对此产生了畏难情绪,可宋湛谦鼓励大家:"当初聚合松香难度也不小,我们不是一样把它研制出来了吗?这次我们也一样能成功!"果然,经过努力,他们在研究室里利用小高压釜试验成功了。样品送到中国青年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试用后都说好,以后在所内有关研究室配合下建成了生产线。

    直到今天,谈起做松香组组长这十来年,宋湛谦仍然十分感慨:"这可以说是我人生遇到的一个很大的机遇,也是一个很大的锻炼。没人管你,而你要对自己和全组负责。现在看来,那段时期学到的东西让我受益终生。"

    1983年到1985年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进修,是宋湛谦的第二次机遇。

    从1978年开始,国家开始选派知识分子到国外进修。所里推荐参加部里组织的选拔考试,因宋湛谦有海外关系,70年代有3次与松香利用有关的出国机会都没有轮上他。宋湛谦心里虽然委屈,可并不气馁,他坚信国家改革开放后选派科技人员出国进修肯定是个长期政策,只要准备好,一定会有机会。于是,尽管出国进修暂时无望,可他仍刻苦学习英语。考试机会终于等来了,1983年,他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考试。

    宋湛谦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美国先进的工业令他大开眼界,也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多学点东西,学成按时回国学以致用。公派期满后,宋湛谦一天也没耽搁就回国了,而同去的有些人却留在了美国。对此,宋湛谦并不遗憾。他说:"国内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环境,在国内干一番事业可以报效祖国。"

    3:硕果累累 乐此不疲

    作为我国林化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宋湛谦院士将青春奉献给了他热爱的事业,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了一个个闪光的足迹。

    40年来,他共主持完成"氢化松香研制"、"我国松脂化学性及与分类学关系"等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30多项,曾获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氢化松香研制及连续化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氢化松香酯类系列产品研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浅色松香松节油增粘树脂系列产品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歧化松香悬浮床工艺及催化剂回收"和"聚合松香研制"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目前,年过60的宋湛谦院士精神矍铄,每天仍从事着他热爱的科研工作,同时主持着数个重要的科研项目,只是他的研究范围已跳出松香领域,把眼光投向了生物农药和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方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在当下全球注重绿色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这一新的领域蕴藏着无限的潜力,相信这将成为宋湛谦院士的又一次大显身手的机遇。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