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后的第一个植树节,有一股势不可挡的春潮在赣鄱大地涌动。各类苗木价格普遍是去年的两三倍,却依然供不应求。设在分宜的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油茶苗每株从去年的0.7元涨到了1.5元,还没有现货,订单已排到了2008年。荒山租赁价格、林地流转价格全线飘红……“希望在山”的兴农方针,已和春天栽下的树苗一起,在红土地生根、发芽。
3月9日,记者从省林业厅获悉,今年植树造林中政府部门的主体作用正在淡化,以农民特别是大户为主体的社会力量迅速成长为主力军。全省植树造林发生了四大历史性变化:一是由山上向山下转变,发展工业原料林、油茶林等平原丘陵林业成为新的亮点。二是由荒山造林向低产林改造转变,变过去的粗放造林为高起点、高质量的精准造林。三是由工程造林向社会造林转变,今年全省计划造林304万亩,70%以上都是大户、企业等社会造林。四是由被动造林向主动造林转变,林改调整了林业生产关系,实现了让利于民,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投入造林的积极性。
植树造林发生的重要变化,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升温。目前,崇义、铜鼓等重点林区,湿地松苗每株价格由0.05元涨到了0.15元,不少地区出现了农民与重点工程抢苗木的现象。据省林业厅调查,全省林木、林地全面升值,流转价格大幅度上升,荒山租赁价格由林改前每年每亩不足8元提高到30多元;杉木人工林流转价格由林改前每亩300多元上升到700多元,高的达到3000多元;毛竹林租赁年租金由林改前平均每亩15元上升到5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