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香是松脂经过提纯及高温加工而形成的初级化工产品,主要应用油墨、油漆、造纸等化工行业。我国是松香出口第一大国,近几年年出口量在30万吨至35万吨之间波动,主要通过广东口岸出口。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广东口岸出口松香10.2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下降11.6%;价值1.1亿美元,增长66.9%;出口平均价格为1062美元/吨,上涨88.8%。
国有企业是广东口岸松香出口的主力,但出口大幅下降,私营企业出口增长迅速。前5个月,国有企业出口松香6.6万吨,下降26.4%,占同期出口总量的64.1%;私营企业出口3.2万吨,增长44.3%,占出口总量的31.4%。出口的主要市场为欧盟和日本,对两地的出口合计占出口总量的67.8%,其中,欧盟5.2万吨,下降17.1%,日本1.7万吨,下降25%。
前5个月广东口岸松香出口量下跌而价格飙升主要是由于国内需求旺盛以及产量下降。近年来,国内造纸、油墨、胶粘剂、合成橡胶、涂料等松香下游产业发展迅速,极大拉动了松香深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旺盛。然而近两年华南地区遭遇了40年未遇的严重秋旱,主产区广东和广西的松香产量大幅下降,使松香销售价格不断上涨。另外,近年来松香替代品石油树脂的价格随油价走高而不断上涨,与松香间价差逐步缩小,难以形成替代作用,支持松香价格走高。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松香出口价格居高不下,引发了松脂主产区新一轮的采脂热,大量的无序采脂导致了松林资源的破坏。同时,恶性竞价抢购、炒卖现象严重,导致松香价格存在虚高成分,使大部分生产加工企业原料供应困难,不利于松香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近两年全国各地相继取消了松香的农业特产税,松香加工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由于我国松香出口享受13%的出口退税,企业大量将未经深加工的松香出口至发达国家进行深加工。我国松香出口量占已占全球贸易量的50%以上,而国内松香深加工企业则存在着原料供应不足的困难。因此,在目前松香国内需求旺盛、出口价格迅速上涨的情况下,可考虑降低乃至取消松香出口退税,减少松香出口,抑制单纯低效益采脂给松林资源带来的破坏,保护松香资源,并为国内松香深加工业提供更多原料,以实现松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口松香深加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