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林业资源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对策

企业家天地
2007-04-29
阅读次数:3686
阅读字体 【

 作者:李媛 邓和平  

    摘 要:林业产业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涉及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多个门类,是一个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湖南是一个林业大省,目前林业产业仍然处在低产值的状态,面对21 世纪的生态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阐述湖南林业产业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湖南林业资源;持续发展;产业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3. 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43 - 1027/ F(2006) 8 - 015 - 02

一、湖南省的林业资源的状况

    据预测,近年我国对木材的需求量将达到3. 3 - 3. 4 亿立方米,供需缺口为1. 4 - 1. 5 亿立方米,需求矛盾将日益突出。面对全球森林资源锐减和人类对竹、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的矛盾,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人们将目光聚集在人工速生木材和竹材上,使用人工速生丰产林和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以及合理使用竹材将是解决木材资源不足的关键所在。速生木材和竹材将会成为木材综合利用的重点。湖南省林业资源的状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森林覆盖率高,森林蓄积量大

    林业产业既是资源限制性产业,同时又是资源可再生性产业。上世纪50 年代起,速生工业人工林的种植和加工利用已逐渐成为林业工程领域的主流。我国目前是人工林种植的第一大国,特别是南方省区经济基础发达,市场环境优越,水热条件好,商品树种选择范围大,林木速生丰产优势明显,这些特点决定了南方省区成为商品林经营和木材工业发展的主要地区,目前已逐步形成工业人工林定向培育与加工利用的产业化格局。湖南地处南方,人工林木竹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到2005 年,湖南省全省林地面积达到1. 53 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 % ,森林蓄积量达到3. 79 亿立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2. 5 %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 7 平方米。

    木材和竹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2. 湖南省的竹林资源丰富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竹类植物约40属400 多种,现有竹林总面积440 多万公顷,约占世界竹林总面积的1/ 4 ,竹林总蓄积量为11492. 33 万吨。竹林种类、面积和蓄积量均居世界前列,素有“竹子王国”之称。其中,经济效益很高的毛竹林280 万公顷,占全世界毛竹林总面积的85 %以上,居世界第一。湖南省是中国竹林资源大省,竹林面积1239 万亩,毛竹立竹蓄积株数达到19. 41 亿株,年产出1. 50 亿株。

    湖南主要为丘陵地带,山丘面积大,土壤呈酸性,适合楠竹的生长。一般3~5a 即可成材成林,一次造林,可永续利用,成林后每年间伐,常伐常新,比其他树种生长周期短,经济见效快,经过加工,其附加值成倍增长,经济效益明显。

3. 湖南省的人工速生林资源丰富

    湖南省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适合人工杉木林的生长,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丰产用材树种,从50 年代起就开始大量栽植,纯林面积逐年上升,栽种面积也迅速扩大,杉木林面积456 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3797. 25 万立方米。中幼龄林面积占总面积的84. 6 % ,现有42. 3 %的杉木中龄材已进入采伐期,被广泛用于建筑、桥梁、造船、电杆、家具等方面。松木也是重要的速生林之一,种植面积达245 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029 万立方米。

    我省湖区周围的县市响应国家的林业产业化政策,大力种植速生杨木,如湖南省益阳市自70 年代引种黑杨派南方型杨树以来,杨树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立木蓄积已将近100 万立方米,该市在2004 年又新植速生杨40 万公顷,仅2005 年常德和益阳就种植速生杨104 万亩,为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保证。在湖南省益阳的沅江市,湖洲6 年生杨树平均胸径达到23.7cm ,树高18. 1m。如今,杨树已成为湖区造林的当家树种,特别是在夏季遭受水淹的滩地上,杨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湖南省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得益于湖南省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湖南境内有许多景致秀美,风景迷人的天然景观。经湖南省政府的大力宣传和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到2005 年底已经形成境内东西南北各有特色的森林旅游区。湘北有洞庭湖的湿地景致、西有张家界世界级生态公园、南有郴州东江水库生态系列旅游、东有奇峰锦绣般的桃源洞。全省各种乡村观光、农家乐等旅游遍地开花,各级政府从生态旅游业中发拙出的人文资源和文化底蕴,对开发和保持古朴的民俗风情,保持传统的中华文化,提升全省农村的建设档次,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业生态旅游作出了贡献。

二、湖南省林业产业化现状

    林业产业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涉及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多个门类,是一个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按照林业产业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所提供产品的形态不同,可将林业产业划分为以下十大主要产业。

    1. 林木种植业;2. 经济林培育业;3. 花卉培育业;4. 木竹采运业;5. 木竹加工业;6. 人造板制造业;7. 林化产品加工业;8. 木浆造纸业;9. 林副产品采集加工业;10. 森林旅游业。

1. 湖南森林资源产业化现状

    由于天然林保护,人工林木材和竹材已成为湖南省主要工业用材,人工林木竹资源的种植和加工已逐步形成产业化,成为省内许多县、市的支柱产业。人工速生林的培育和快速发展,为人工速生林利用特别是林产工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分类经营战略的实施,森林采伐已由天然林为主逐步转向采伐人工林为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人工林采伐占商品材比重已达70 % ,以后人工林采伐比例还将逐渐提高。人工林竹木资源的应用与产品开发已成为大势所趋。

    (1) 发展人工林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资源条件

    林业产业属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亚产业。林业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各种资源有效的参与林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为社会创造极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广泛的吸纳了社会就业。

    种苗培育、造林、抚育、采伐为农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林业的发展,带动了林产品的深度加工利用和山区综合开发及相关辅助业的发展。全省现有各类加工企业1. 8 万多家。生产的产品包括木(竹) 加工、林产化工、森林果品、木本药材、木本油料计13 大类2000 多个规格品种。全省已基本形成木材采运、制材、人造板、木竹浆造纸、木竹地板、家具等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基础的人工林木竹加工产业化体系。其中,以人工速生林为主要原料的木浆造纸和人造板成为我省木竹加工的主导产品。有力地带动了加工设备、包装、运输、销售行业快速发展。

(2) 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

    随着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工林资源不断增加,促进了湖南省农村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湖南现有人造板生产企业和家具企业1300 多家,拥有中(高) 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56 万立方米、硬质纤维板生产能力1. 4 万立方米、细木工板生产能力34. 9 万立方米、木质胶合板生产能力35 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能力10 万立方米、竹胶合板生产能力31 万立方米;木浆造纸企业16 家,生产能力60 多万吨。全省家具生产能力较弱,2004 年家具产业总产值为6 亿元人民币,仅为全省2004年消费家具总额40 多亿元人民币的1/ 7。湖南乡村木竹采伐和运输业、木材加工、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和造纸业及纸制品业等在全国乡镇加工企业中的比重逐步上升。除了这些传统的农村林产品加工业外,花卉、林果、森林食品、药材等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3) 森林旅游业发展为农村服业发展开辟了途径

    湖南省森林景观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资源基础。随着森林旅游业的发展,相关的服务业如宾馆饭店、餐饮、娱乐和客运交通、购物等都得到较快的发展。农村林产品加工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农业和农村经
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农村林产品加工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2. 湖南人工林木竹资源产业化现有的问题

(1) 树种结构不够优化。

    由于受传统林业的影响,在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中,虽然经过树种结构的逐步调整,但仍然有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如杉木比重仍然较大,杉木面积456 万亩,蓄积3797. 25 万立方米,分别占速生丰产林面积和蓄积的38.8%和63.6%。松类和杨树等比重较轻,并呈现出以中幼林资源为主,成熟林资源少的特点,造成松、竹、杨和优良阔叶树种供应偏紧,而传统树种杉木相对过剩的现象,对以松、阔为主要原料的造纸、人造板工业发展不利。虽然我省主要林产品都有较大幅度增加,但是与世界林业发达地区相比,我省人均占有林产品不足,特别是木材、纸浆等产品还需要靠进口来弥补。

(2) 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湖南省森林资源存量在南方集体林区属大省之一,而产业发展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比较单一,大众化产品多,新品种少, 抗风险能力弱,影响下游产业的发展。如加工产品主要为传统的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工程结构用集成材、层积材、复合地板以及功能性竹炭等高附加值产品极少。

(3) 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底,产业趋同现象突出。

    与国际国内同行业相比,我省的木竹加工技术含量较低,产品低水平重复较多,资源浪费严重。全省规模以上的大型木竹加工企业只有10 余家,中型的20 余家,家庭作坊式的较多。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研发能力,技术水平低下,其结果是产业集中度低,布局分散,重复建设,同业竞争严重,供应本地市场的能力较差,如湖南市场的家具产品大部分靠从外地调运进省。

(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缺乏对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的必要扶持,不少企业靠原始资本积累来进行扩大再生产,缺乏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企业发展缓慢,市场竞争力下降,使得整个林产加工行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兄弟省区。例如目前竹质材料已经开始在农业领域、化工领域、医药卫生领域、环境保护领域以及其他领域进入高科技应用,而湖南在这些方面却仍处于尚未起步阶段。

三、湖南林业资源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对策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 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湖南省林业产业已经发育成为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大产业。林业第一产业突破了松、杉大省的传统格局,速生用材树种和苗木花卉得到较快发展,林种、树种结构得到优化。林业第二产业形成了木材采运、人造板、木竹浆造纸、家具、地板制造、森林食品、林产化工等门类齐全的林产工业体系。林业第三产业形成了以湘西北、湘南、湘中、湘东等为骨干的森林生态旅游干线。

    湖南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全省林业产业化建设意见》确定的我省林业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 年,全省林业产业的年总产值达到600 亿元以上,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达到3000 万亩以上,年生产人造板200 万立方米、木竹浆纸100 万吨、木竹地板及复合板1000 万平方米、林化产品5 万吨。

    我们认为:湖南省的林业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是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

1. 国外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1) 欧盟农业政策调整与退耕还林

    自1992 年起,欧盟农业政策酝酿的几次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减少农耕地的数量,减少粮食产出。在减少耕地的同时,欧盟农业政策加强了对生态脆弱地区和植树造林提供补贴,休耕的土地用于造林可以得到造林补贴。

    1988 年英国建立了农用林地基金,补偿农民因造林而受到的农业收入损失。目前,英国仍在鼓励退耕、退牧还林、英格兰还将有17. 5 万公顷的土地需转变为林地。

    (2) 土耳其利用低息贷款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农村林业发展为减少林区村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治理水土流失,协调林区及周边村民的关系,土耳其政府财政每年拿出大量低息贷款设立林业乡村发展基金,帮助林区村民发展经济。做了长达20 多年的努力。

    (3) 加拿大林业对增加就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加拿大林业在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林业为社会提供了16. 7 %的就业机会,全国林业就业人数约为88 万人,大约有337 个城镇的经济收入完全依赖林业。

(4) 美国的林业持续发展政策

    美国林业倡导的是“关爱土地,提供服务”,因而在林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也得到了非政府组织的广泛支持,使美国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法律保证和财政支持, 从而使全国30 %的国有林不以木材采伐为目的,而是以保护生态为宗旨。1985 年美国林务局开始要求所有林区制定林区生态管理规划,实行目标管理,每5 年修订1 次计划。1986 年以来,美国林务局投入了近7 700 万美元,与3 150 个合作伙伴合作,实施了近3 000 个保护野生动植物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很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始得到恢复,水质得到改善,森林生产力得到提高。1993年,美国林务局又通过345 个项目,为485 个社区服务,为社区的健康发展、经济的多样性和持续性做出了贡献。美国的林业政策和制度涵盖面广,内容丰富,相关的法案制定比较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为美国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取得了巨大的实施成就,值得借鉴。

2. 湖南省林业资源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我省林业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正确把握湖南林业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定位湖南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积极探索加快湖南林业发展的道路,合理安排林业生产力布局和结构,进一步发挥林业在构建和谐湖南,推进“三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意义非常重大。

(1) 长远规划湖南省森林生态资源布局

    湖南省政府近期提出了“创新湖南”的口号,省政府和省林业厅等政府主管部门对湖南林业、林业经济、林业产业的开发和建设等都有明确的指示。长远规划湖南省森林生态资源布局,可提升湖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品质,延长林业产业链。

    针对全省森林的特点,稳步实施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全面推行林业分类经营,实施结构优化调整战略。在城镇发展生态公益林建设,提高绿化的档次和水平,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多样性的生态保护,大力引进适合我省发展的有市场前景的速生树种和榉木、红豆杉等高价珍贵树种及其他阔叶树种。适度平衡竹木和常规经济林的造林比重。

    加强森林的资源性保护,建立野生动、植物动态的监测网络,建立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合理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湘北的湿地生态保护、湖区的退田还湖政策的后续生态开发、湘西的原始森林的生态旅游延续、湘南的人工速生丰产林的生态原料区建设、湘东经济林的高科技综合利用等等,均要有政府的强力支撑和长远规划布局,这样才能为湖南林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奠定生态能源基础。

(2) 优化湖南省林业产业经济结构

    以经济林产品深加工为龙头,带动经济林基地建设。突出抓好苗木花卉繁育基地建设,积极实施“兴农富民”工程,农民从发展特色林产业中,实现以林增收。湖南推广了”林竹、林果、林草、林油、林药、林漆”等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形成了不少建设上规模、有特色、高效益的优势产业带。全省退耕还林工程已营造柑桔类、梨、桃、板栗、油茶、核桃、茶叶、木本药材等经济林树种110 万亩。目前,有些地方开始获得收益。如吉首市矮寨镇6000亩金秋梨,今年总产400 多万斤,总收入900 万元,为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100 元。楠竹效益好、见效快,深受农民欢迎。目前我省退耕还林工程新造楠竹130 万亩。八年后,每年增加收入39000 万元以上。隆回县小沙江是高寒山区,实施“三木两花”(厚朴、杜仲、经济林树种、雪花皮、金银花) 混交高效经营模型。该镇农民李邵隆、邹佰元等农户2000 年冬承包退耕还林150 余亩,栽植金银花和雪花皮,2003 年金银花开始投产,收入1500 元/ 亩。5 年后每亩产值达2000 元,年总产值达8400 万元。

(3) 立足湖南竹林资源优势,以高科技技术延伸林业产业链

    湖南省目前的竹子储藏量居全国第二,而竹林产业的产值每年只有40 个亿,不足浙江省一个县的竹产业产值。因此,湖南林业产业要以高科技林业技术研发做支撑,要加快林产工业集聚,构建产业集聚平台,形成在原料区建立木材厂的趋势,努力提高全省木竹经营集约水平。

    湖南省人工速生林综合利用被列为战略重点。人工速生林和竹材的综合利用可加快林业科技自主创新步伐,推动城市林业生态发展,对加大林业生物产业发展力度,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绿色核算体系,推动中国林业相持阶段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都有帮助,湖南全省2006 年林业总产值可达451 亿元。

    将现代木材加工技术注入到速生木材和竹材加工行业中去,用现代科技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速生木材和竹材的综合利用的产业化进程。用改性后的低质木材和竹材制造结构材料,替代珍贵硬质木材,并逐步改变消费者在只使用天然珍贵木材的观念。在木竹资源区大力发展木竹深加工企业,减少木竹资源的直接外销,提高木竹原料就地加工率,协助龙头企业建立“公司+ 基地+ 农户+ 市场+ 科技”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加快形成以木竹为原料的绿色环保的产业集群。

    木竹是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生态经济资源,最有利于湖南省复合新材料产业的形成。同时湖南省在许多新材料领域(如炭素材料、碳/ 碳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碳化硅纤维材料等) 的技术开发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木竹新材料产业定位为基础材料产业时,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它的形成可以为湖南省木竹产业、新材料产业、环境产业、能源产业、旅游业、农产业等产业领域带来巨大的综合利益,从而给湖南的“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4)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林区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址和动、植物资源,宣传和鼓励民众的森林生态意识,依托我省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整合发展湖南省的森林旅游食品产业,突破传统旅游食品的低价值,综合开发有机、环保、健康的旅游食品。建立森林生态休闲观光合作区,配合全省森林生态建设特点,加快全省森林生态旅游格局的形成,实现森林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森林旅游业将成为我省林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强势产业。浏阳河花木产业带、洞庭湖区的杨树产业、桃江的竹产业等林业产业项目,都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巨大实惠。

(5) 积极筹措林业产业开发资金

    到目前为止,湖南省林业系统累计合同利用外资仅1. 552亿美元,只有广东9. 6 亿美元的16 %。各级政府要积极加大对森林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林木良种选育、林业科研与示范推广等社会性和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加大速生丰产林、竹林、花卉等与农民增收密切的示范基地建设的扶持和引导资金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林业行业,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制度,多渠道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对于以高科技为主的林业企业在政策性资金和信贷上给予倾斜和扶持。省林业厅透露,我省从2001 年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项目,中央安排重点公益林补助面积3000 万亩,中央财政每年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1. 5 亿元。2001 年- 2003 年中央财政共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4. 5 亿元,其中用于森林防火等五项支出的管护生产费用1. 35 亿元,用于林木经营者、所有者和管护责任人管护补助3. 15 亿元。试点区97 万农户,三年来户平直接得到补助资金320 元,每年户平106 元。这将大大改善我省林业资源利用的现状。

(6) 继续落实湖南省已有林业发展政策

    初步形成以林业产权制度为核心、以规范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林业管理体制;使林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投资增加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的行业之一;湖南省退耕还林2001 - 2010 年总体规划为2500 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400 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100 万亩,总投资270 亿元。2000- 2004 年,国家累计下达湖南省退耕还林任务1416 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649 万亩,宜林荒山造林767 万亩。锁定国家总投资126. 6 亿元。按工程覆盖14 个市州的103 个县市区,惠及168 万户退耕农户,700 多万人计算,户平7535 元,人均1808 元。工程实施4 年来,广大农民收入在不断增加,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以上对策,促进湖南省林业资源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使湖南省林业产业的资源基础初步巩固,可利用森林资源基本达到满足林业产业发展,林业主导产业逐步显现,林业产业经济结构基本合理,高效合理充分利用各种林业资源的产业群基本成型。涌现出一批以产品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并有相当国际竞争力的大中型林业企业集团,市场配置资源的林业产业发展机制初步形成。

     使湖南省市场配置资源的林业产业发展机制基本完善。达到林业产业规模与素质并重,产业结构和布局合理,产业组织规范,对内、对外高度开放;产品和服务门类多样,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林业产业极大满足并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Gerald W. Williams. The USDA Forest Service - - - The First Century. USDA Forest Service [R] ,2000
[ 2 ]Forest Inventory and Analysis Fiscal Year 2002 Business Report[R] . USDA ,2003
[3 ]张煜星,胡培兴,何时珍.《美国的林业政策和制度》[ R] .国际论坛会议材料,2002 ,76 第1 期
[4 ]湖南省林业厅.《当前林业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R] .2005 - 5 - 26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