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黄山市一个三人所有的9000亩林地黄山林场,以980万元的价格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
花上不到1000万元,就能当上近万亩林场的主人?这听起来有点新鲜,但却可能成为事实。
在产权交易市场上,投资林权项目还没有形成气候,但此前已有广元市两宗林权在四川省国投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林权转让项目也陆续走进浙江、江苏、江西等产权交易所。“林权项目进入正规的产权交易所,是林权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依法拍卖流转林权不仅可以进一步盘活山区林业资源,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可能将对林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起到很好的探索和示范作用。”一位行业人士分析说。
千万元可得万亩林
记者从相关公开信息中了解到,在上海联交所挂牌转让的黄山林场,坐落于风景优美且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山,是当地最大的林业企业之一。该标的企业产权清晰,经营范围为原木、原条、毛竹的自产自销;主要业务为林木抚育、砍伐和销售;核心资产为9000亩林地,其中杉木林4698亩,其余为阔叶林(含300亩竹林)。为顺利完成本次转让,资产评估公司对标的企业进行了整体资产评估,截至2008年6月30日,该林场总资产为1449万元。
作为此项目的经纪公司,上海策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季君向记者介绍,黄山林场的行业特点及所处地域特点,属于享受国家林业改革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在当地政府及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黄山林场自2005年10月1日起享受减征增值税,减征幅度为100%,直至林地使用年限到期。
目前,黄山林场已经完成了林场及林内房屋、道路、电力和其他设施改造。以砍小留大的间伐方针,取代急功近利的砍大留小方式,黄山林场对林区进行了必要的间伐和抚育。据介绍,经过多年的努力,黄山林场已经塑造了较好的林相,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黄山林场整体产权转让,意味着受让人对标的企业的完全持有。即在本次转让完成后,标的企业今后的收益,全归受让人所有。”季君说。
投资这样一片著名风景区内的林场,到底可以收益多少?这也是意向受让方最感兴趣的。林业企业的主要收入,实际在于林木长大后的销售收入。季君粗粗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仅以4698亩杉木林和300亩竹林统计,分别可获得杉木林89.26万元和竹林11.25万元的纯利润,其他阔叶林,树梢、树根、树枝、树皮、树叶、竹梢等也都有收入。然后扣去用工成本以及其他费用,预计在间伐期间,林场每年可带来的收益约为83.51万元,这样,年投资收益率有望达到8.5%。
林地流通带热市场
从无人问津到进入产权交易市场交易,林业项目正经历着一场改革的春雨。
2008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发布,明确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确保农民平等享有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林地的承包期为70年;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同时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规范林地、林木流转,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
也就是说,林权可依法转让、继承、抵押、担保、入股和作为合资、合作的出资或条件。由此,林地的流通性变得更强了,收购林业项目不仅不会占用过多的流动资金,成为企业的负担,而且可以进一步增强融资能力。林权投资像房产、餐饮、交通等行业一样,被列入人们投资候选名单之中。
对林业企业而言,《意见》的出台是众望所归的结果。随着林木所有权的明确,《意见》中加快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如产权交易平台、加强流转管理、保障公平交易、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等政策措施的落实,林地资源由于流转市场的存在、流转可能性的增加而拥有市场化的价格,从而有助于现有资源的价值发现。对于已拥有林地资源的企业来说,公司的资源价值将得到市场化的认可。
《意见》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现有资源的价值发现,但也可能增加企业拿地成本。随着林木所有权的明确,逐步落实到农户,林地流转制度的加快建设、保障公平交易、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等政策措施的落实,欲扩张林地资源的企业获得林地资源的门槛将提高,资源扩张的成本或将增加。
目前,进入产权交易市场的林业项目都必须有一张独一无二的“林权证”。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是确定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唯一法律凭证,也是林地合理流转、明晰产权的重要法律依据。
尚处投资洼地
今年3月,四川省国投产权交易中心挂牌项目信息显示,位于广元市某地两宗林权3月6日起挂牌转让,面积共计5000亩,总参考价398万元。公告显示,两宗林权原为四川国亿实业有限公司所有,其中一宗占地300亩,另一宗占地4700亩。林种性质为成熟用材混交林,主要树种包括马尾松、槐树等。而在今年8月1日,成都首例林权拍卖成交,最终某230亩40年的流转林权被成功拍卖出23.5万元。据了解,目前江西省已有38个县市建立了林业要素市场(产权交易中心),已交易山林3598宗、面积65.29万亩,交易金额达11.13亿元。
“明年这个时候来看,肯定不止这个价。”对于黄山林地这个挂牌转让项目,季君很有信心。
资料显示,我国立项在2015年前建设速生丰产林2亿亩,规划林业建设总投资为718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没有任何一个产业像林业一样,国家拿出巨资来搞建设。”季君说。在形势大好的政策背景之下,投资林业本身的魅力也逐渐被揭开神秘面纱。
事实上,林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自然增值能力特别强,这不仅反映在林木的日长夜大的自然增值,而且反映在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而不断增值。我国的木材缺口年年都在增大,而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行,木材的供给需求更大,这也促使林业市场前景被看好。据相关人士分析,由于木材市场供不应求,所以木材价格每年在以15%至20%的速度递增。业内人士表示,投资林业的性价比较高。特别是大部分1992年栽种的林木,再有5年时间即可依次进入主伐期,很快能实现主伐收益和回笼资金。
林业经济要赚钱,主要依赖土地政策和自然条件。“除木材经济外,还有树根、树枝、树皮、树叶、树汁等非木经济,还有在林间发展畜禽养殖、菌菇、中草药材种植等非林经济,发展现代林业休闲度假和旅游经济。”季君表示。
据业内人士介绍,林权流转是在确定林地性质属于商品用材林的基础上开展的,是对植树没人管、林木没人经营、砍伐不科学等弊端进行的一种改革试验。商品用材林具有双重效益。首先,商品用材林林地接转方在流转到期后,按照国家采伐的相关规定对拥有的林木进行采伐,直接用于木材消费;其次,在商品林生长期间,它同时也作为生态林存在。所以,商品用材林不仅具有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过去林业投资项目大多私下交易,容易造成传播渠道不畅通,信息量不对称等弊端。如今林权项目进入正规的产权市场交易,这是大势所趋。”季君说。有流动,就有市场,随着林业生产逐渐走上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之路,实现规模经济,林业产权项目有望成为产权交易所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