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兴安岭实施天保工程促进再就业

中国绿色时报
2008-09-03
阅读次数:3036
阅读字体 【

     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企业富余人员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人往哪里去,岗位从哪里来,这部分人如何生存?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天保工程的机遇,站在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依托地缘、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特色产业,闯出了一条企业富余人员二次创业的新路。
  
      呼中林业局平均海拔高度为大兴安岭之最,昼夜温差大,这里养殖的黑木耳朵大、肉厚、弹性强、口感好。在木材产量大幅调减、企业富余人员增多的情况下,呼中林业局不等不靠,依托木耳这一特色产业,大做文章,确立了发展黑色经济、培育富民产业、打造寒带黑木耳之乡战略,把黑木耳养殖业作为富民产业,纳入重点工作范畴,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全局上下形成了发展黑木耳产业的良好氛围。
  
      为培养发展黑木耳产业的技能型人才,呼中林业局把有创业愿望、具备创业能力的人员组织起来,聘请专家为他们讲解黑木耳养殖技术,培训人员达850余人次。他们先后与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微生物研究所、牡丹江宏大菌业、地区科研所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食用菌技术服务中心,对黑木耳从业人员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
  
      截至去年底,呼中林业局共有1521户5000多人从事黑木耳生产,帮助3000多名富余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创造产值6200万元,黑木耳种植规模和经济效益均名列大兴安岭地区第一名。这里的黑木耳不仅走向全国,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去年,全区黑木耳产量达3100万袋,人均纯收入超过1200元。今年据不完全统计,呼中区黑木耳养殖数量已达5000万袋,可吸纳5000多富余职工就业,使富余职工就业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职工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为提高企业富余人员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发挥养殖大户示范带动作用,呼中区对黑木耳养殖户优先提供贷款资金支持,优先提供养殖物资材料,极大地激发了富余职工养殖黑木耳的积极性。按照放手发展、边发展边规范的工作思路,去年,呼中林业局成立了绿色产业公司,扩建、规范、完善了南出口22.6万平方米的黑木耳养殖基地,完成了申报黑龙江省“有机食品黑木耳养殖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工作,注册了绿色有机食品产品标识,实行养殖户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菌种,统一绿化、美化环境,成立黑木耳协会,为黑木耳养殖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据呼中区委书记闫国荣介绍,明年,全区黑木耳养殖数量将突破7000万袋,吸纳富余人员6000余人。呼中区目前正在倾力打造寒带黑木耳之乡,要让这里的木耳叫响全国、走向世界。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