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讯 四年前,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的亚洲铝业控股有限公司把企业搬迁至肇庆高新区后,经过设备、工艺的升级改造,原有的铝材项目产能扩大了三倍,并形成一个年产值近500亿元的金属精加工产业链。
这可以看作肇庆市承接珠三角产业升级、转移的成功范例。从2003年至今,肇庆市共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企业近700家,投资总额达400多亿元。
在全省“双转移”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缘何珠三角企业对肇庆如此青睐?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资源优势外,良好的配套服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早在2004年,肇庆就已经推出“一站式”电子政务系统,以应对日益频繁的行政审批需要。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该系统实现了网上申请和网上审批相结合,开创了国内电子政务建设的先河。目前,肇庆市正讨论起草《重点项目“绿色审批通道”暂行办法》,将把“双转移”项目列入《办法》服务对象,为“双转移”项目提供绿色审批通道。
作为肇庆市职能部门,在积极投身到产业转移战略的过程中,市环保局对珠三角转移过来的企业进行“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和指导。目前正重点培育好肇庆亚洲金属再生资源基地、肇庆华南塑料再生基地、中山市大涌镇(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顺德龙江(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对具体企业项目的引进加强指导工作。市城乡规划局对被列入本年度市政府重点建设的项目、年上缴税收在5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以及经肇庆市认可的高新技术项目等,实施“绿色审批通道”服务,使办件时限缩短了50%。市国土资源局每年在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按20%的比例切出一块实行计划单列,专项用于安排产业转移项目,并对投资超5亿元以上的产业转移项目优先安排用地计划指标。
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扶持措施。高要提出进一步整合园区,做好产业主动对接工作。四会大手笔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力图打造电子器材、金属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家电、医药化工六大工业基地。高新区制定相关鼓励政策,进一步加大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力度。端州、鼎湖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吸引优质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四个县也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通过重大项目带动,大力发展林产化工、林纸浆一体化、矿产开发加工、新型建材等资源型产业。
中山市委书记陈根楷不久前到肇庆考察时,专程探访了部分从中山转移到肇庆的企业,十分称赞肇庆为企业提供的良好、优质服务,认为肇庆走在广东“双转移”的前沿,中山与肇庆在贯彻推动“双转移”上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