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林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上,该校60级校友左中秋先生一下子给学校注入了400万资金,用于马尾松的研究和保护。“保护马尾松,创新发展马尾松,需要人才。”左中秋说,他要给学生、给社会留下“环境银行”。
今年67岁的左中秋有40多年的马尾松情结。1965年夏天,左中秋从南林大林产化工系毕业,分配到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松香厂。松香厂坐落在半山腰的一块坟地上,条件非常艰苦。然而,附近却有一处令他最感欣慰和最为向往的地方——30万亩的马尾松林。那里有大约1300万株以上成林木,是全国马尾松优秀的采种基地,也是林业部的重点项目。
“走进马尾松林,新鲜的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吸一口心都醉了。”左中秋说,他特别喜爱这个天然大氧吧。
马尾松净化空气功能显著。马尾松林每立方米有害细菌不超过3个,负氧粒子是中心城市的100—140倍。马尾松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很强,是世界公认的碳汇树种。每公顷马尾松林可吸附23吨尘埃。其医用价值也很高。
年轻时,左中秋用马尾松的精神激励自己,退休时,他又想到了马尾松。
“有资料表明,我国平均每年有2000万立方米的马尾松被砍伐。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贡献这么大的树种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逐渐消失,这是多么大的罪过!”左中秋说,强化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刻不容缓,于是他把投身保护马尾松作为自己的选择。
据介绍,2005年至今,左中秋在保护马尾松项目上,个人投入的资金已经超过4000万元,在植的马尾松林达到了40多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