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以来中国已遭遇88起贸易救济调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1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共16起,涉及金额占到全球贸易调查总金额的57%。
姚坚在回答提问时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17起反倾销和9起的反补贴调查,涉及金额总计102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共16起,涉及金额占到全球贸易调查总金额的57%,且多个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的合并调查。
“金融危机背景下,当前各国应当首先加强合作,按照G20的要求慎重出台贸易救济措施,对于明显带有贸易保护的案例坚决反对。”他指出,当前背景下滥用贸易救济,只能加剧恶化的贸易环境,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的合并调查是没有道理的。”
2、发改委电监会上书 电价改革文件近期望出台
据上海证券报消息,国家发改委、电监会已经提出了一份关于加快推进电价改革的文件,刚刚结束内部征求意见的程序,有望于近期出台。
这意味着停滞不前的电力价格改革将提速。文件表示,将改变上网电价行政主导的现状,提出竞价上网、加快核定输配电价、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的新的上网电价机制。
据了解,这次电价改革的重点是,继续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建立电力交易市场,开展竞价上网试点,上网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放开新核准机组电价;实施按成本加收益方法核定输配电价试点工作,加强对电网企业成本、价格、收入的监管。并将根据情况适时理顺销售电价结构。
其中,重头戏是将大规模试点,放开发电企业上网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销售电价与竞争形成的上网电价实行联动,工商业电价每6个月变动一次,而农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每年最多变动一次。此举将彻底改变以前的政府定价的上网电价机制,未来假如电企主要成本——煤炭价格波动,上网电价方面可以把上涨成本向下游传导,对于大部分电力上市公司来说,可以稳定利润预期。当然,意见规定,为避免电价过度上涨,对发电企业报价规定最高限价。
而且,将放开新核准机组上网电价,此举将有利于新机组上网电价的提高和后市电力上市公司的盈利提高。此外,政府将加紧按成本加收益办法核定电网公司的输配电价,将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各选择一个省网开展试点,具体确定分电压等级的输配电价,以便彻底“管”住电网的中间环节收费。
3、中国9月份进口原油1720万吨 同比增14%
中国海关总署周三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进口原油1,720万吨,相当於日进口420万桶。
9月份原油进口量较上年同期的1503万吨增长14%,但较今年8月份每天的437万桶下滑3.9%。
中国今年前九个月原油进口总量达到1.46亿吨,较上年同期增长8.2%。
数据显示,9月份成品油进口量总计280万吨。
与此同时,中国9月份出口原油390000顿,出口成品油208万吨。
4、中国铁路前三季度货运量下降2.6%
根据中国铁道部统计中心最新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达到245536万吨,同比下降2.6%,较今年前8月下降2.9%,降幅继续收窄,正逐渐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
随着中国政府刺激内需政策的逐步到位,货运数据逐月好转。今年一季度,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较去年同期下降6.3%;上半年累计发送量同比下降4%。1-8月降幅已收窄为2.9%。
货运总周转量方面,前三季度达到18472.2亿吨公里,同比下降3.3%,与前8个月下降4%的数据相比有所改观。
旅客发送量方面,前三季度,中国铁路累计发送超过11.69亿人次,同比增长4.4%;旅客周转量达6193.55亿人公里,增长2%。
固定资产投资前三季度仍保持大幅度增长,累计超过3879.18亿元,增长超过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