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17日开始至20日,长洲水利枢纽根据珠江防总办调水指令,按照18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降水库水位,加大出库下泄流量。该流量能满足2.30米配载水深的船舶通过西江龙圩段航道。
昨天,记者从长洲水电公司了解到,进入9月份以来,由于上游流域来水急剧减少,江河水位持续下降,10月份以来西江梧州段出现船只搁浅、滞留现象。至今,仍有近700艘船舶滞留在长洲水利枢纽上游,但通过加大出库下泄流量,提升航道水位,滞留船只数量正在减少。
据了解,干旱形势严重,江河来水严重偏枯,是造成长洲水利枢纽上游船舶滞航的根本原因。根据水文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今年广西西江全流域持续干旱,枯水期提前到来,水库蓄水大幅度减少。至9月16日,西江主要蓄水水库天生桥一级、龙滩水电站及百色水利枢纽有效蓄水总量仅83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50%,同时江河来水严重偏枯,梧州水文站8月份平均流量较多年同期减少50%,9月上旬流量较多年同期减少75%,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西江流域降雨较常年偏少5成以上。
据预测,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珠江流域降水将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
目前,为全力疏导滞留在枢纽上游水库的原超航道水深配载的数百艘船舶,由港航、交通、海事、航道及长洲水电公司组成的现场通航指挥协调工作小组,决定对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至西江大桥航段采取单向下行的通航方式,优化船闸调度,以加快上游重载船舶的下航速度。
航运主管部门提醒,当前长洲水利枢纽至桂平段的航道,仍为库区深水航道,航运不受枯水期影响,但枢纽下游以下的航道仍为天然航道,因此,希望广大船主关注水文气象信息和航道允许配载水深通告,合理配载,确保航行安全和航道畅通。(朱桂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