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外贸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同比大增44.4%
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数字显示,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继续恢复性增长,已初步恢复到2008年同期水平。
据海关统计,1月份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047.8亿美元,同比增长44.4%。其中,出口1094.7亿美元,增长21%;进口953.1亿美元,增长85.5%。贸易顺差141.6亿美元,减少63.8%。
海关分析指出,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春节因素的双重影响,去年同期进出口锐减,对比基数较小,导致今年1月进出口同比出现大幅增长。与2008年1月份相比,今年1月份进出口总值增长2.4%。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进出口、出口、进口环比分别下降15.7%、16.3%和15.1%。经季节调整后,进出口总值环比下降3.4%,其中出口下降5.5%,进口下降0.9%。
2、1月CPI公布在即 市场热议加息时机
国家统计局或将于今日公布1月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从去年10月起,决策层就将“管理通胀预期”纳入政策目标,因此价格指数备受关注,其对今年货币政策的走向具有重要影响。
主要机构对1月CPI的预测存在差异。目前市场加息预期浓厚,但对于加息时机仍有巨大分歧。有观点认为,周小川的表态说明,央行近期不会考虑加息问题,加息与否依赖于未来几个月的通胀状况。25家机构对CPI预测的中值为2.0%。目前1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25%。
今年1月PMI正常回落至55.8%,略低于市场预期,但仍在高位整固。专家认为,PMI指标反映出中国经济基本面较强,而通胀压力也上升,因此政府可更加注重管理通胀,一季度加息可能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