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5月17日财经视点早间看点

[视点]5月17日财经视点早间看点

松香网
2010-05-17
阅读次数:2930
阅读字体 【

1、4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0.4%

  国际清算银行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6.14,较3月份升值0.4%。对欧元升值是4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微升的主要原因。4月份,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基本稳定。受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市场担心欧元区经济前景趋于黯淡,看空欧元的情绪较为高涨导致欧元下跌,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从4月1日的9.2466下跌至30日的9.038。

  5月份,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进一步走低,截至5月14日收盘较月初下跌逾5%。5月以来受投资者避险情绪影响,美元指数持续走高。截至5月15日,美元指数收报86.2900,创下12个月新高。分析人士指出,5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可能进一步走高。

2、商务部:我国国际贸易定价权几近崩溃

  “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昨日直言,“中国当前面临一大问题就是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缺失”。在世界大宗商品市场,“中国需求”成为大宗商品涨价的绝好理由,大豆、石油、铁矿石先后上演这样的情景。面对自身对资源性商品的巨大需求缺口,以及被国际投机基金操控的国际定价权,中国企业虽掌握了一定的生产主导权,但贸易主导权却离我们很远,在建设贸易强国方面,我们显然是“刚上路”。

  分析认为,产业集中度低是当前影响我国原料市场话语权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贸易主体过多、平均规模较小,企业在谈判能力方面很难与国际大集团形成对抗。对此,姚坚指出了破解这一困局的三大途径:整合国内市场;有效利用反垄断法及WTO规则;利用中国大市场地位,采取多种金融手段,通过在国内建立期货市场等增强对价格的影响力。

3、中国一季度双顺差 货币政策面临两难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首次公布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季度经常与资本项目均呈双顺差,外汇储备恢复快速增长,资本净流入态势加剧。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下热钱流入有增无减,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将更左右为难。不过,经常项目顺差占G D P的比重自2008年起已连续三年下降,透露出中国经济增长正由以往过分依赖外需拉动转向内外需均衡拉动的良好态势。

  中国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此前接受媒体专访时也表示,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意味着基础货币的投放要加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中国为回收流动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的功效,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等等。

4、民资获鼓励进油气领域 业界吁破原油进口双轨制

  在此次公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36条”)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行业都被提及。虽然国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石油领域,但不少行业管理者担心,在市场准入上,很多方面还不会放开,民营企业依旧很难进入这些领域。

  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则表示,“新36条还有很多障碍,主要是资源来源问题,国家应该放开,民营企业有实力有能力的应该去进口原油。”

  对新36条关于“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的提法,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郭海涛指出,“政策上来讲允许,实际操作层面上是有疑问的,因为主导权掌握在国有企业手里。”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