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GDP首超日本专家:“第二大”不等于“第二强”
日本昨日发布数据表明,因消费和出口增长乏力日本经济复苏势头在2010年第二季度放缓。4至6月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长0.4%,远低于之前日本共同社调查得出的2.3%的增长预期。
根据上半年平均汇率测算,日本和中国第二季度GDP分别为12883亿美元及13369亿美元,而上半年总体分别为25871亿美元和25325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就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自1968年日本超过当时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首次被别国超过。
2、国际油价跌国内油价升 发改委回应质疑
针对近日网上流传“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却反升”等说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16日表示,将2008年6月与目前的国际、国内油价作对比,要充分考虑国家宏观调控和税费改革两方面因素,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
3、统计:中国短短12年间由玉米出口大国变进口大国
对美国农民来说,现在最可爱的可能就是中国采购商了,急剧增加的对华农产品出口正成为美国农民增收的保障。继大量棉花、大豆涌向中国后,另一项大宗农产品——玉米正成为美对华贸易新的主打产品。按照美国方面的统计,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玉米量就将达到120万吨。
2010年由此也将成为世界玉米行情的转折一年。《华尔街日报》就撰文指出,对于中国突然性大量进口玉米,美国玉米生产商、交易商以及农业经济学家都莫衷一是。有的认为这不过是中国自然灾害加剧的非正常气候导致的结果,当然,更多人认为,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消耗量大幅增加是大势所趋。
4、商务部定调下半年出口退税政策 短期内退出的可能性并不大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周一在“求是”杂志刊登的文章称,为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近日,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也表示,下半年中国外贸政策以稳为主,但仍有可能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退税进行调整。
对此,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由于我国当前实现“十一五”规划中有关节能减排目标距离尚远,重工行业可能存在继续下调的压力。但是,考虑到上月中旬才开始启动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以及当前外贸形势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短期内继续推出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