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近几年来,随着“三区两带”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生态型山水森林城”建设的稳步推进,广西昭平县把经济发展的“列车”全面引向绿色的“生态经济快车道”,勾勒出了一幅“绿色、生态、富裕昭平”的美好画卷。
“无烟工业”让昭平声名鹊起
青山伴绿水,绿水绕青山,造就了昭平丰富而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资源。该县以国家4A级景区黄姚古镇旅游开发为龙头,精心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带动了极具昭平特色的旅游景点景区的开发建设。随着桂江生态园、七冲原始森林、红石峡谷、黄花山温泉度假村等极具潜力的旅游资源开发步伐加快,昭平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游黄姚古镇、览桂江风光、品昭平银杉、赏昭平奇石”已成为广大游客到昭平的黄金旅游线路。今年黄姚古镇入选了第一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名单。昭平在首届中国旅游论坛上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今年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6.77万人次,同比增长17.8%,实现旅游收入3.22亿元,增长115%。
“由叶变业”让昭平香飘远方
昭平人种茶历史源远流长。近年来,该县把茶叶产业作为振兴经济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大力实施“舞活龙头,打响品牌”的茶业发展思路,通过培育、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打造出“将军峰”等昭平茶系列品牌,促进了茶叶产业快速发展,逐步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格局。昭平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广西昭平茶王节”,全方位打造昭平茶这一特色品牌。近年来,该县多个茶叶品牌在国际、国内茶叶评比大赛中荣获大奖。如今,茶叶产业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今年,该县新扩种茶叶1.1万亩,今年春茶、夏茶干茶产量、产值创下历史新高。如今,该县农民仅茶叶一项收入,每年就增收近800元。
“林产工业”让昭平挺起经济脊梁
昭平是广西四大林业县之一。该县利用森林和生态环境较好的优势,立足于实际,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行清洁生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立足于丰富的林业资源,发展集约型林产工业,把中纤板、松香林化等企业做强做大,拉长产业链条,向中、高密度纤维板和松香深加工方向发展,形成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板材系列产品。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实现林产工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生态林业经济和循环经济。突出发展生态林业、生态工业,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引导经济朝着环保型方向发展。
“清洁能源”让昭平动力强劲
丰富的水力资源是昭平的又一大优势,全县水力资源蕴藏量为38.5万千瓦。该县以丰富的水力资源为依托,合理开发建设县内流域中小水电,投资4.5亿元、装机容量为4.95万千瓦的下福电站,投资5.4亿元、装机容量6万千瓦的金牛坪电站等一批中小电站已经建成发电。目前,该县已建成中小水电站22座,在建3座,总装机容量达23.6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9亿多千瓦时。该县以昭平电站、下福电站和金牛坪电站为主,以全县流域小水电站为辅的水电清洁能源工业体系正逐步形成,水力资源优势已转变为电力能源优势,为昭平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优越的电力基础条件。
“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经过几年的努力,昭平已初步形成“以山造林,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促工,以工生财,以财哺林”良性循环模式,实现了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今年1至7月,该县实现生产总值18.56亿元,同比增长8.64%;财政收入1.01亿元,增长16.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95亿元,增长21.3%。如今的昭平,山更青、水更绿,生态效益更显著,群众也得到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