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信部上调全年工业增速 地方决战四季度减排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近期在第四届“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了1.25%,扭转了一季度不降反升的局面,经过三季度的努力,现在测算1-3季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
李毅中由此判断,今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会达到13.5%以上。这比起他在10月份估计的13%提高了0.5个百分点。
一位统计部门的人士告诉记者,根据目前的测算,最后一个季度要完成“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指标,第四季度整个能耗同比可能需要负增长,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难度太大,必须要降低经济增速方可达到。
2、商务部与16省区市签署农产品流通合作协议推进海南试点
8日,在海南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上,商务部与16个参与试点的省区市主管部门签署合作协议,与海南农产品经销企业进行投资与合作,以推广海南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
11月日,商务部与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等16个参与试点的省区市主管部门签署农产品现代流通合作协议,以加快海南全面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表示,海南综合试点要在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过去单项网点向完善产销渠道和网络转变;从注重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向发展先进的流通模式转变;从分步设计、分步实施,向总体设计、分步实施转变;从单一市场化运作,向政府引导的市场化运作转变。
3、美元走势分歧加大 人民币双向波动难
继上周三美联储公布量化宽松政策细节后,10月份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又接踵而至,两者相权市场各执一词,对美元未来走势的分歧有加剧之势。分析人士预期,本周G20峰会将使外汇市场产生重大波动。
此前两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呈现显著的区间波动。10月最后一周人民币中间价实际累计下跌149个基点,而11月首周却大幅上涨298个基点。分析人士预计本周这一态势或将延续,海外美元指数及周末将召开的G20峰会,都会成为这一波幅加大的导火索。
4、“柴油荒”或延续到年底 两巨头全力应对
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的一份调查数据称,目前中国南部已有2000多家民营加油站因缺油而停业。而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的监测则显示,北京、上海、重庆、大连、合肥、武汉等大城市,也都出现了柴油紧张的局面。
作为国内最主要的成品油供应商,中石化和中石油承担了成品油保供的重任,在这一紧急时刻更不得不全力以赴应对危局。国内最大的成品油零售商中石化集团则于上周宣布了五大举措,包括满负荷安排原油加工量;不断优化分企业、分装置加工方案,积极增产成品油特别是柴油;积极优化化工原料,顶出柴油组分;深入挖潜,努力增加柴油供应;对重点地区的炼厂不安排装置检修,推迟高桥、广州等重点地区炼厂检修安排,全力以赴做好市场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