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全国CPI涨4.4%创25月新高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创下近25个月以来的最高值。今年前10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0%,比1至9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
另外,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表示,10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0%,涨幅比9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1至10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涨幅与1至9月份持平。
2、前10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21.5%
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财政收入7860.3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015.38亿元,增长14.8%。1—10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70899.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536.02亿元,增长21.5%。
今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呈逐步回落态势:第一季度增长34%,第二季度增长22.7%,第三季度增长12.2%,10月份增长14.8%。1—10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30.6%(其中中央本级收入增长25.1%),折算到两年中年均增长14.3%(其中中央本级收入年均增长11.8%),是恢复性增长。预计后两个月,受经济增长趋缓以及去年同期收入基数继续抬高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还将延续较低增长态势。
3、人民币中间价日升两百点 升值步伐短期内或加速
周四(1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6242,比前一交易日的6.6450大涨208个基点,人民币或又迎来一轮快速升值的过程。
人民币中间价连续两个交易日创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并且昨日与前日相比的涨幅较大,某中资商业银行的人民币交易员对记者表示,从近两日的中间价来揣摩,短期内人民币升值步伐有较大加速可能,但有待观察进一步的波动状况,即中间价也可能在加速后回调。
该交易员说,中间价的明显变化令市场上的做市商感到恐慌,最近做市商日内报价时的买入价和卖出价的点差较大,即期市场的价格变化波动也十分明显,但由于市场上谨慎气氛弥漫,实际成交量反而减少。在中间价大幅变化的指引下,即期价格的波动状况可能还要持续。
4、成品油再度逼近调价窗口 涨与不涨面临两难
在CPI创出年内新高以及“柴油荒”蔓延的同时,我国汽柴油价又可能面临新的调价时机,而这种局面,对国家相关决策部门来说是一次艰巨的考验——是继续跟随原油油价的波动,上调成品油零售价呢,还是尽量控制价格,以稳为主?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则对本报表示,调价将“毫无疑问”。他解释说,首先,国家既然定了这样一个机制,就应严格按机制走,否则意味着政策的失灵;其次,如果不继续上调汽柴油价,那么未来政府若再出台新的价格规则,在外界看来也不一定会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