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人才的春天: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一个个富有实干精神的干部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136”人才引进工程顺利推进,一批批博士、硕士满怀理想与抱负,从全国各地奔赴广西建功立业……
今天的广西林业,正积极实施“人才强林”战略,干部队伍建设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人才大展身手,大放异彩。一个个在引才、育才、用才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勾画出一幅充满时代气息、富有首创精神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新画卷。
“人才强林”――
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战略举措
行走在八桂大地,只见山峦叠翠,林木葱郁,犹如一片绿色的汪洋。
就资源总量而言,广西林业无疑是全国的“排头兵”――全区森林面积排全国第六位,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四位,活立木总蓄积量居全国第七位,人工林、速丰林、经济林面积稳居全国第一位;八角、松脂、松香及深加工、玉桂、茴油、桂油、栲胶等林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但难以回避的现实是,广西林业总产值在全国仅排第七位,与广西作为全国林业资源大区的地位不相称,全区林业“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林业经济还没有摆脱粗放型、低效益的增长方式。
如何突破这种尴尬的局面?自治区林业厅党组响亮地提出:“造树必先造人,创业必先育人”,“实施‘人才强林’战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是关键”。
谈起实施“人才强林”战略,自治区林业厅厅长、党组书记陈秋华打了两个巧妙的比方:“存量”要盘活、“增量”要突破。他说,盘活“存量”,就是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突破“增量”,就是要引进人才,实施好“136”林业人才工程。
机制创新――
激活选人用人“一池春水”
让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是关键。自治区林业厅党组提出,选拔“良驹骏马”,要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赛场”,变“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
2010年,自治区林业厅一次性拿出30个处级(或比照处级)职位,将“选官”正式放到了“赛场”之上、公众眼前。一石激起千层浪,公选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旧观念,给想干事的人以机会、能干事的人以舞台、干成事的人以位置,就是这次公开选拔的目的。”自治区森林公安局政委、时任林业厅人教处处长李堂龙说。
在此次竞争性选拔中,一道道考题、一个个提问从思维层次、知识视野、综合能力等方面,对应考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
经过严格考核,自治区林业厅从报名参选的300多人中选拔任用了24名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处级干部。一批年纪轻、有朝气,综合能力素质高,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在公选中脱颖而出。虽然成长经历各不相同,但“干得好考得好”在他们身上得到了鲜明体现。
选什么人,将什么人选到什么岗位上,是一个标杆,更是一种导向。此次公选,在广大干部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激起了层层波澜。没有动员,没有号召,林业系统掀起了一股比学赶超的热潮――少了平庸习气,多了积极追求;少了浮躁之风,多了扎实苦干;少了不思进取,多了开拓创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干部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多岗位的历练。然而,长期以来,林业部门存在干部“难进来、难出去、难交流”等诸多体制性障碍,造成许多干部“一张桌椅坐一辈子”。
为此,自治区林业厅实施干部交流轮岗,努力畅通机关处室之间,机关与二层机构之间,机关处室、二层机构与直属企事业单位之间,林业系统内外之间等四条干部交流渠道。两年多来,区直林业系统交流轮岗的处级干部达168人。
原机关推广站副站长梁建平交流到林业设计院担任党委副书记,他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努力,较快地适应了新的环境和岗位,视野和才干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实现了自己的“转身”。目前,他已提拔担任林业设计院院长。
通过交流轮岗,一方面盘活了干部人才资源,去掉了干部队伍中的暮气,另一方面也多岗位锻炼了干部,提升了干部的综合素质。
作为“人才强林”战略的大手笔,自治区林业厅今年全面启动了“226”林业人才培养工程。通过与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合作,在博士、硕士2个层次,培养200名硕士、60名博士,以促使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打造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梯次。
自治区林业厅还实施万名林业人才储备工程,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培养引进和储备一批高学历人才。到“十二五”末,全区林业系统将拥有本科学士9000人以上、硕士研究生850人以上、博士研究生150人以上。
聚智聚力――
不拘一格吸纳八方才俊
孟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近日正式加盟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从事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
去年,当孟涛在网上发现广西林业的“136”优才引进计划,看到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设置的生态工程研究岗位时,他顿时觉得找到了“用武之地”。“投身广西这片热土,是因为有适宜研究的自然条件,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好的政策环境和开放的氛围。”他兴奋地说道。
聚智聚力,才能起势发力。人才是一个地方、一个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自治区林业厅以宽广的胸怀迎接来自八方的人才,提出了“136”人才工程,明确用4年时间,即2009~2012年在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培养和引进100名博士、300名硕士、600名重点院校紧缺专业学士,满足广西林业发展的需要。
2010年10月,一张“广西林业厅面向全国公开引进人才公告”的“求贤榜”,引起了广泛关注。
“到广西来创新创业。”自治区林业厅向青年才俊发出了热情的召唤!
筑巢引凤,有凤来仪。短短时间,全国各地200多人报名。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林学、生态学、动物保护、经济、法律、行政管理……确定的43名考察对象中,博士与硕士的比例占到83.7%。如此高层次的“人才方阵”,广西林业得到了丰硕的收获。
人才兴,林业兴。今天的广西林业,正敞开大门迎接各类人才,大批贤能英才纷至沓来,为广西林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