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棵松树被割开了树皮,看着真心疼,这松树还能活吗?”长春市民李女士8日打来电话反映在双阳区柴大山看到的情景。
8日10时许,记者来到长春市双阳区柴大山,看到一侧山坡上的大部分松树在距离地面1米左右处的树皮都有被刀刮的痕迹,形成一个V字形凹槽。黏稠的松脂正顺着凹槽往下流,下面挂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大量浅黄色的凝固物,很硬,闻上去有松香味。初步统计,被割的松树有近千棵,而且都是比较粗的松树。
“这些松树被割皮,会不会受影响啊,要是都死了可怎么办啊!”市民王先生很担心。游客张先生和同伴刚上山就看见了被割的松树,他们又担心又心疼。
在柴大山上,记者遇到一名40岁左右操南方口音的男子,他正用小刀顺着V字形凹槽底部往上一点点割开树皮,动作熟练。他说,他从广西来这打工的,工作就是采集松脂,每隔几天就来割开松树皮,一般25天左右能收获一批松脂,一棵树大约能产1至1.5公斤松脂。他说,老板姓王,会将松脂送到工厂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再出售,价格约为1公斤10元。“在我的老家,能卖到100元1斤,但在北方就比较便宜,我采集1斤,老板给我3.5元。”这名男子说,他们采割松脂是得到批准的。
随后,记者来到双阳区林业局,一位工作人员说,此处松林采脂是允许的,属于正常的生产经营范围。开采过程中,执行相关规程就可以,由当地林场负责日常监管。据双阳区甩湾子林场工作人员介绍,树林已经承包出去采集松脂,所采割的树体都符合采集标准。每天林场都会派专人进行巡护,对违规采割的行为,将立即制止。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赵老师说:“正常采集松脂后,要对伤口进行适当的处理,在伤口上刷上一层油漆,使伤口不再流出松脂。”而如果采脂后不对伤口进行处理,树木的有机物质就会流失,对松树的生长造成损伤甚至产生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