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币对美元再创新高 对欧元进入升值周期
9月21日,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升81个基点,报6.3772,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进入9月以来,这是人民币第二次创新高,人民币升值似有加速趋势。不过,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对本报记者表示,这只是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的一个表现,对美元升值速度仍在预计范围内,到今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将升至6.3。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创两年以来新高。9月20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人民币对欧元中间价报8.7084的高位,创出近两年来人民币对欧元中间价的历史新高。这是在9月初人民币对欧元中间价突破9.0之后的再创新高。
从9月1日开始,半个多月以来人民币对欧元飞速升值,中间价升值幅度达4600多个基点。
2、电企巨亏下再添重负 环保新政增两千亿减排成本
环保部21日全文公布《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简称“新标准”)。综合中电联和环保部的测算口径,未来5年,一方面,火电企业将要为新设立的脱硝标准多支付近两千亿元;另一方面,国家补贴的脱硝电价囿于通胀压力年内“基本不可能”出台。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巨亏的火电行业注定将雪上加霜。
相对于2003年的原标准,在“十一五”提出火电脱硫标准的基础上,新标准首次提出了“十二五”的脱硝标准,而两者针对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均为国家“十二五”期间强制进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新标准还首次增设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条款。新标准称,该限值的排放控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程度,即俗称的对重点地区“定向加严”,而重点地区的具体地域范围、实施时间,由环保部规定。新标准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新标准还增加了“十二五”最后一年启动门槛更高的“脱汞”条款,要求从2015年起,“燃烧锅炉执行……汞及其化合物污染物排放限值”。
3、资源税改革提速 或将推高能源价格
从中国政府网获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在总结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作出修改,在现有资源税从量定额计征基础上增加从价定率的计征办法,调整原油、天然气等品目资源税税率。此间人士称,此举意味着去年开始的资源税改革进一步提速。
去年6月,此轮资源税改革率先在新疆“破冰”。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当地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实行从价计征,税率为5%。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向《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透露,去年12月1日,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已扩大至西部12个省区。除计税方法的改革,有关部门对资源税部分品目的税率也进行了调整。
4、柴油市场出现持续上涨行情 再现批零同价
从部分机构了解到,进入9月,柴油市场结束了连续4个月以来的跌势,出现持续上涨的行情。截至9月21日,柴油本月涨幅达到2.7%,同比涨22%,国内柴油市场再现“批零一价”现象。
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沿江、华南、华东、华北和西南大部分地区,中石油、中石化等主营单位柴油批发价已涨至零售限价,0#柴油均价在8500元/吨左右,部分主营柴油控量销售。
分析师认为,柴油价格之所以持续上涨,是因为9月为开渔季节及农业需求进入旺季,供不应求局面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