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霸王岭松香产业效益好

海南日报
2011-10-10
阅读次数:2792
阅读字体 【

  已成立54年的霸王岭林业局,目前正面临二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发生在1994年。从建场到1994年1月,霸王岭共采伐了55万立方树木上交给中央,连故宫、天安门等处的修缮工程都用上了这里的树木。到了1994年,该局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停伐天然林,转而以育林、保护为主。

  “怕没工资发,没饭吃。”原雅加林场老场长邹启珍的说法,代表习惯伐木为生的所有霸王岭人的心声。事实证明,当时的担心是多余的。17年后,霸王岭林业局提出立足林区资源优势,发展替代产业的思路,松香、橡胶、山区小水电三大产业,让霸王岭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如今,霸王岭橡胶基地年产干胶400吨、松树基地年产松脂2500吨,10座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2000万度以上,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然而,在霸王岭林业局局长郑林明看来,霸王岭的民生离富裕还有较大距离。省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月工资为2585元,昌江为2866元。而霸王岭在职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天保管护人员2103元,企业产业人员人均仅1379元。无论是比全省还是比昌江县,霸王岭人的收入,都要差上一截。

  旅游差异化发展

  旅游是朝阳产业,在这方面霸王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要险有险、要美有美、要奇有奇、要幽有幽,是自然界‘静与动’的完美结合。”这是省内诸多旅游专家的一致评价。

  霸王岭森林公园办公室主任石绍章介绍说,霸王岭旅游区至今连个像样的森林公园大门都没有,更别说游客服务接待中心等设施了。“旅游产品除了简单的雨林观赏、探奇外,几乎没有更多可以吸引游客的东西,更多的森林旅游资源还没有挖掘出来。”他说。

  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长杨哲昆认为,霸王岭要真正在旅游业上实现突破,带动企业发展、实现林区民生致富,必须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今年,霸王岭旅游风情小镇被列为全省目前重点建设的八大旅游风情小镇之一。“我们规划将小镇建成一个‘百年石头城’。”石绍章说,这意味着从建设风格上,霸王岭的建筑外观要以本区域特有的石头和木头为主,辅以绿色生态的环境营造,充分体现霸王岭的森工文化与黎苗风情两大特色,挖掘其应有的古朴、沉着、悠闲的文化内涵。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当地花梨溪改造的第一个节点花梨坊于今年春节前开业,林家乐美食村于5月开张营业,雨林老屋酒店也于7月开张试业。

  化腐朽为神奇

  在霸王岭森林公园入口处,有一座年代久远的木材加工厂,破旧而衰败。游人经过此处时,甚至都不会多看一眼。然而,现在霸王岭人却把它当成了一个香饽饽,准备将其大加利用。在他们眼中,伐木车间的对称高架桥式构造,可以打造成森工博物馆,逐级下降的厂房顶部只要经过加固,就是一个天然的演艺舞台。

  这一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陈凯的认同。作为世界知名规划机构英国合乐集团在国内的高级负责人,陈凯见多识广,但他依然对这一想法给予了高评价:“生态、创意十足,充分利用了当地旧有的资源。”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院长毕华说,森林公园在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时,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持当地生态与景色资源的完整性。

  “那时就有很多石头房子。”数十年前,郑林明到霸王岭写生的时候,就注意到,当地的房子非常有特色,都是青石砖瓦结构。他认为,这正是霸王岭小镇的特色魅力所在。

  老木材加工厂即将焕发新的生机,而新落成的林家乐美食村和雨林老屋酒店,以及将要进行的花梨溪和七差河的改造,都成为霸王岭在怀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最佳试验品。

  如今,行走在霸王岭小镇街道上,一个以本地特有的石头和木头为主,辅以绿色生态环境营造的旅游风情小镇正逐渐呈现出来,散发着古朴、悠闲的文化内涵。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