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一度火热地转发着这样一句话: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和你一起出门,你去买了苹果四代,而我买了四袋苹果。
创新使原本笼罩在危机之下的“苹果”公司起死回生,仿佛一夜之间,“苹果”公司的产品铺天盖地流行开来,“苹果”为世界展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发展模式。也掀起了各界对“苹果”模式成功原因的剖析与模仿。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林业企业,和不断创新发展的“苹果”公司一样,在林业产业道路上走着自己的道路,通过技术、产品、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在生产林业产品的同时可持续经营着森林,让林业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更贴近。
科技创新赋予企业新生
创新,是近年来在各行各业都被频频提起的,林业也是其中之一。
林业产业的入行门槛较低,使得林业企业的效益和质量良莠不齐,林产品存在着同质化、附加值较低的问题。众多林业相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厮杀拼搏,利润的微薄使得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追求利润,产品的成本压低成了降低价格,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
在11月8日举办的“林业突出贡献奖”获奖代表座谈会上,江西竹产业协会秘书长刘光胜就对企业创新的必要性深有感触。
刘光胜以江西竹产业的发展历程,讲述了创新发展对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重要性。前些年,竹地板因为原料竹材物美价廉,竹地板在市场上又广受欢迎,价格一路看涨。而随着竹地板加工企业的大量涌进,原料价格上涨,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不景气,竹企业多而不精、市场无序,甚至出现了价值与价格倒挂,成本可以用“做大找死、不做等死”来形容当时江西的竹企业。企业不创新发展就意味着没有出路。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创新,首先应用在了技术创新上。
江西嘉华林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坚华,是我国重竹集成材、冷压重竹地板发明专利的申请者、应用者和推广者,也是重竹压机设备研发者。重竹集成材及重竹地板的问世,彻底改变了传统普竹地板、竹建材的属性,不仅提高了竹地板行业的科技含量和实用性能,也全面提高了竹材的综合利用率。
竹地板并非不能制造,重竹地板的问世,使得每平方米毛竹所创造的价值增长了35%,大大降低了生产竹地板的损耗及成本。利用最少的资源生产出高端的产品,创新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传统产品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一枝独秀,才能自主掌握市场的定价权,使企业获得足够的利润来生存再发展。
森林认证开拓广袤市场
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当产品市场趋于饱和,企业队伍庞大时,拥有比同类更多注意力资源的产品就成了市场上标新立异的香饽饽了。
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早期就开展森林认证的企业之一,“勇于创新,激情创业”是金森林业的经营理念。开展原始创新、将继承创新、吸收创新和技术创新来提升公司核心技术的金森林业,在林业产业链道路上走得四通八达。而作为拥有我国南方获得森林认证经营面积最大的森林资源培育企业,开展森林认证,为金森林业开拓广袤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金森林业的副总经理应飚坦称参加森林认证,是金森林业发展林业产业的一大助力。在参加开展森林认证工作之后,金森林业等同于获得了一张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长久以来,我国的林业企业木材来源比较混乱,在发展可持续森林经营管理方面尚为稚嫩,而这也正是我国林业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关注木材是否来源于可持续经营森林,缺乏证据能证明自己木材来源合法的中国林业企业,在面对质疑时百口莫辩,木材来源的合法性成了我国林业企业推广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时的一道“绿色壁垒”。 而贴上了森林认证标识的林产品,更易得到赢得市场的信赖、消费者的青睐。
自主产权、品牌创新hold住
“自主创新”这个口号一经提出,犹如春风过境般在近几年吹遍了神州大地。
中国被誉为“世界加工厂”,很多企业家都明白,我们不能永远扮演这样一个打工者、加工者的角色。一件商品从研发到销售的产业链条中,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环节牢牢掌握了收益的绝大部分,代加工所获得的收益只是其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却是产业链中最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发展、将核心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我国企业扭转自己成本和收获不成比例现状的有效手段。
燕加隆的“一拍即合”锁扣地板技术,为我国地板业节约了大笔的专利费用,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我国的地板企业,避免了中国地板企业为国外同业巨头“辛苦打拼”的尴尬局面。
就我国枣的产地来说,河南新郑并不是顶尖儿拔头筹的,但其加工枣品牌中“好想你”却绝对是知名度最高的。遍布全国各地的“好想你”专卖店,琳琅满目、种类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的加工衍生品,奠定了“好想你”在我国枣类产品加工企业中绝对的霸主地位。
对于苹果公司的成功,绝大部分企业都是钦慕的。在创新热潮下,不甘于现状,不间断地研发加工技术,研发新型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站稳脚,是这些林业企业成功的共同点。虽然具体方法大相径庭,得到的效果却殊途同归。走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足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牢牢地挂钩在一起。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能不能hold住,成为林业企业中的“苹果”公司,是摆在我国林业企业面前一张如何创新发展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