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1月增持美国国债76亿美元 结束连6个月减持
美国财政部昨日晚间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共计1.1595万亿美元,较去年12月末的1.1519万亿美元增持76亿美元。而1月份的增持打破了持续半年的对美债的减持局面。
自去年7月以来,中国的美债投资始终维持减持态势,2011年7至12月间共减持美债1630亿美元,而去年全年,累计减持美债594亿美元。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第一财经(微博)日报》采访时指出,小幅增持背后有一些可能来自去年持有美债的投资收益造成的留存,未必就是新增加了多少美债投资。
2、商务部:中方原材料出口管理政策目标正当
中国13日收到美国、欧盟、日本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的有关稀土、钨、钼的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请求。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天强调,中方原材料出口管理的政策目标是正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方无意限制贸易自由,更无意通过扭曲贸易的方式保护国内产业,我们的政策目标是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
近年来,随着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显现,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并完善对“两高一资”产品的综合管理,对有关原材料产品的出口与国内开采、生产,均实施了同步管理。在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情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后,合理确定年度出口量,基本满足国际市场正常需求。“这既是中国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保持全球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重要努力。”沈丹阳说,这也体现了中方是负责任的世贸组织成员。
3、发改委紧急征求成品油价发布形式 上调价格在即
多家机构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三地原油变化率已突破10%。有机构透露,发改委15日向中石油、中石化紧急征求成品油价格发布形式,并要求16日上报方案。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的紧急咨询,或意味着成品油调价在即,而且将伴随一些政策微调。
截至3月14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105.43美元,4月交货的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124 .97美元。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高位震荡,将三地原油变化率迅速拉高至10%以上。据大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金银岛提供的数据,3月14日三地原油当日均价每桶126.352美元,近22日均价每桶123.342美元,较2月7日基准价上涨10.08%。而息旺能源监测的三地原油变化率则更高,达到10.63%。
4、工信部预计今年环保装备制造业整体增长20%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14日发布2012年环保装备制造业经济运行形势展望,预计2012年产业整体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势头,国家和社会的资金支持也将比2011年有较大增长。
同时,水污染治理、脱硝设备、垃圾处置设备、污泥处置设备等细分领域有较大增长空间。受PM2.5以及环境约束指标提标的影响,大气污染领域的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将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