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十堰市在6000亩马尾松林中投放 3万余枚“生物导弹”,防治松毛虫病虫害。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张湾区凯旋大道旁的一片林地,市“生物导弹”防治马尾松毛虫投放仪式正在这里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中科院专家带来了很多盒被称为“生物导弹”的特殊物品。这些盒子里面用比火柴盒还小的盒子一个个单独包装,每个小盒子里有数枚如同花椒籽大小的卵包。在中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将这些小盒子按照规定要求,悬挂布设在山林里的树枝上。
据了解,悬挂布设在山林里树枝上的小纸盒里的是赤眼蜂的卵包,一个卵包可繁殖赤眼蜂60只,一个小纸盒里的卵包可孵化2000多只赤眼蜂。“生物导弹”新技术是把病毒植入卵寄生蜂——赤眼蜂体内,利用赤眼蜂搜寻寄主,降低松毛虫初孵幼虫密度,并将病毒引入松毛虫种群,使其二次感染,从而控制害虫种群数量,达到防治目的。此技术操作简便,对人畜和环境无毒无害,不伤害自然天敌。
据介绍,城区马尾松人工纯林面积达40多万亩,占有林地面积近40%,由于纯林面积大,集中连片,加之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马尾松毛虫极易发生蔓延。为保护好森林资源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生态环境,市林业局今年再次邀请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彭辉银教授指导十堰市马尾松毛虫防治工作,并再次使用“生物导弹”技术防治马尾松毛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