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松香,技术成就梦想
谈及走进松香行业的机缘,以及日成林化的发展,李前滔滔不绝。李前是广西大学化工机械专业的毕业生,进入日成之前曾在苍梧县经委任职,主管质量和安全工作,但他的强项是技术,兴趣爱好也偏向于此。李前说:“管安全不是我的强项,我比较好动,喜欢动脑动手。所以在经委工作期间我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帮助企业进行技改上,五年多共参与了多项技改工程,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到投产全过程。”1988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前带着该县政府的政治任务,负责苍梧县松脂厂的技术改造工作,由此与松香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苍梧县松脂厂前身(梧州松脂厂苍梧分厂)是与梧州松脂厂联营的一家企业,原生产能力只有3000吨/年,主要的生产设备都是梧州松脂厂淘汰的旧设备。为了发挥苍梧县的松脂资源优势,1989年初,苍梧县人民政府决定扩大松脂厂的生产能力,并要求该厂在半年内年生产能力扩大至15000吨/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时仍在苍梧县经委任职的李前被派往该厂负责技术改造工作。
经过周密调查及技术研究,李前编写了技术改造方案,但这项技术改造任务时间短,且资金不足,工程技术员也少,要完成任务困难重重。李前根据现有的设备、人力、物力,设计了适合该厂的工艺流程,策划了实施方案,并承担技术改造设计工作,除土建部分设计外包,其它都由工厂自行解决,包括炼脂工艺、设备设计、6吨锅炉车间的工艺设计、煤破碎系统工艺和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在李前的带领和该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了四个多月时间,该厂的技改工程全面完成,并于当年6月初投入试产。“我们的技改项目完成后,上级主管部门和行业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我们的技改工程‘工艺合理、投资少、项目施工期短,开拓了中国林化行业的先河。”李前说,此后他决定辞去经委的职务,扎进工厂,专注于他的技术改造工作。 李前为来访领导介绍公司产品
虽然生产能力达标了,但工艺和技术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为了提高效能,改善产品质量,1990年,李前继续进行生产设备的改进工作,设计并改造了真空蒸馏系统,首次把旋流板分离技术应用在松香蒸馏的气液分离上,并改造了锅炉蒸汽过热器,使过热蒸汽质量得到了提高,满足了下工段的生产需要。这两项技术改造的成功,使得该厂的松香、松节油产量及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松香生产能力由原计划的15000吨/年增加到了20000吨/年,该厂成功跻身全国六大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