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宁明通过“八个抓”有力举措,深挖潜力,主动适应新常态,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稳步推进全县“三农”工作发展。
抓龙头带动,特色农林产品加工基地初显雏形。2014年,该县引进的宁明东亚糖业生物质(蔗渣)发电项目、安南公司年产5万吨高速印刷油墨树脂项目、科茂公司4万吨松香和3万吨浅色松香树脂等三大农业加工项目竣工投产;中国-东盟国际农产品进出口物流中心、中越边境中药材商贸物流中心、中国-东盟国际农产品综合批发及物流配送中心等3个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抓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该县在山区乡镇,鼓励引导农民发展山油茶种植、经济林、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在沿明江河谷各乡镇,引导农民发展超级稻、马铃薯、蔬菜种植;在旅游景区周边乡镇,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种桑养蚕、观赏花卉等休闲观光农业。目前,全县发展山油茶种植3.36万亩,砂仁等中药材种植4.68万亩,林下养鸡年出栏23万羽,林下养蜂农户近2000户,新建了一批生态观光农庄。
抓“双高”建设,蔗糖产业“第一车间”更加巩固。2014年,该县整合建设资金8389万元,完成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6.094万亩,完成土地“小块并大块”面积2.98万亩;落实2015年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任务42片,总面积4.405万亩。
抓基地建设,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初步成形。该县通过市场运作,引进由农业部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广西宁明百事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投资项目。项目计划投资1600万元,目前农产品贮备仓库、快速检测室等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占地1010亩标准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已经建成;示范区已辐射带动周边村屯500多户农民发展现代农业2000多亩。
抓特色品牌,农民增收后劲得到进一步增强。该县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加快发展草药种植、金花茶特色农业种植,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112个。其中,宁明八角种植合作社、那楠红枫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峙浪砂仁种植合作社等3个合作社年产值均突破1亿元。
抓硬件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2015年2月,左江治旱工程宁明县驮英水库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驮英水库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2014年,该县还投入2545万元实施县城防洪排涝工程,投入4411万元完成18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投入826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77平方公里,投入1.22亿元,修建农村水利工程117处。
抓政策扶持,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2014年,该县民生支出达17.4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1.29%,为历年来最高水平。其中,安排资金6.32亿元完成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89万元,发放粮食直补1536万元,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4个1163万元;投入2150万元修建屯级道路60.38公里,投入产业扶贫资金652万元扶持6333户贫困户,减少贫困人口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