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将是我国入世以后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希望所在,但是目前征收的农业特产税却严重地影响了此类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应尽快取消。这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唐仁健局长日前在杭州参加“WTO与农业发展论坛”时发表的观点。
唐仁健认为,入世以后我国包括小麦、大豆在内的大宗农产品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外产品的冲击,而具备竞争力的是畜牧产品、园艺产品和特色产品,其中特色产品由于具备“人无我有”的各种独特优势,对外国消费者很有吸引力,很有希望成为我国农业参与竞争的“拳头”产品。
但是,从1993年开始征收的农业特产税正越来越成为我国特色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束缚。唐仁健说,特色产品在走出国门之前就要承担百分之十几的税负,到国外还有什么竞争力?尤为不利的是,农业特产税是所得税和地方税,在出口环节不能像增值税那样享受出口退税政策,所以农业特产税是“目前农业领域一个非常坏的税种”,对农产品出口和农业结构调整都是极为不利的,应该尽快取消。
唐仁健阐述的另外一个应取消理由是,目前全国每年征收的农业特产税是143亿元,而我国税收每年增收的金额就达2000亿元。因此,从加入WTO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大局出发,国家把这块税收让出来是有好处的。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浙江省已率先在25个贫困县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减轻农民及农业生产加工企业税负8000万元。唐仁健对此表示非常赞赏。
(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