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法”的执行力度日渐严厉,柳州货运形势也日渐严峻。
大量的工农业产品及原料滞运,各种物资却不得不寻求新的突围路径。近日,本报记者深入铁路、水运部门了解到:由公路转移过来货运量,给铁路、水路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动力”和“压力”。
铁路:运量日渐增长 车皮严重不足
当货主们纷纷把焦急的目光投向了铁路时,铁路是否能满足眼前需求,成了备受关注的焦点。
带此疑问,记者昨日上午采访了柳州铁路局运输部门有关负责人。据介绍,柳铁运量长期以来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据统计,5月1日到16日期间,完成装车51184辆,同比增加7649辆,增长了17.6%,货物发送量完成295万多吨,同比增加47万吨,增长了19%。
从以上统计数字不难看出,柳铁不论装车量还是货物运输量都有所增加,但货物的需运量比完成装车的增长速度要快,这也就造成了柳铁目前运量日渐增加但车皮却严重不足。
目前在柳州铁路局运送货物的主型车主要是棚车和高边车,按铁道部制定的月计划,柳铁日均棚车保有量为1366辆,高边车保有量为2613辆。但在实际工作安排中,这两种车皮一直紧缺,使用数量已达不到月计划日均安排的数量。
5月上旬,柳铁日均货运装车请求就达到5830辆,实际能完成装车的才3226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货物无法安排,形成了有货源但无法满足运输需求的巨大缺口。
形成车皮缺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5月份7天长假期间,由于北京局、广州局等外局加开大量旅游列车、临客占用了货车的线条,因而从外局接到柳铁的货车数大量减少。同时,铁道部每天下达柳铁日均排空车700多辆的规定,无形中用于货物运输的主型车就显得更为紧张,加上铁道部规定的货物运输要力保发电用煤、粮食、农资、化肥、疏港(湛江港、防城港)等物资优先的规定,于是在装车安排上只能优先重点物资运输,再兼顾一般物资的运输。
因此,该负责人认为,按柳州铁路局现有的运能,如果要解决由于公路货运“受限”而转移到铁路上的运力,压力不言而喻。
为了解决运量增长而车皮严重不足的局面,目前柳州铁路局制定了相应的措施。首先压缩中间站装卸作业的停留时间,加快车辆的移动和周转,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同时抓好中间站、大站的卸车作业,争取多卸车,以空出车辆保证增加装车数量;对于部分区段开行货物列车,柳铁采用提高牵引吨位的方式,以此来增加列车载运量。
目前,柳州铁路局已把如何满足货车运输的需求,增加运力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即使采取了相应的提高运力的措施,柳州铁路局运输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完全依靠铁路解决公路目前存在的困境是不够的,铁路在本身车皮严重不足的情形下,无法分担更多来自公路上的运输压力。
水路:航道状况好转 大宗货运渐长
柳州水路,这条曾经辉煌一时的黄金水道,近些年因航道环境影响及受公路运输冲击等原因,运输状况一直走低。而现在,公路运输受制,大量物资寻求新的流通渠道,那条几乎被淡忘的水路,才再度被人们记起。
“交法”出台,重典治超载,公路运输叫苦不迭,而水运企业则因有天时之势重新占优。目前柳江流域已进入雨季,降雨不断使河水上涨,航道恢复畅通,水路运输的良好条件已经形成。
据了解,柳州市主要的水路运输码头有8个,拥有近200艘货运船只。近半个月以来,各码头的货运量都有不小的增幅。据交通局航务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自5月1日以来,公路货运被套上“紧箍咒”后,相当一部分工业产品纷纷转运水路,各港口码头上的钢材、水泥、有色金属等货运量增幅达到20%左右,运价也相应上涨了5-10元/吨,普通货物的运价从原来的55-60元/吨,上涨到了65-70元/吨。尽管运价有所上涨,但水路货运整体的价格还是比公路运输要低得多,依然会成为不少货主的选择。
柳北区一水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目前情况看,该港口的货运量是有所增长,但还不能确定完全是由于新“交法”对公路货运的影响所致,因为五月以来正好遇上雨水天气,水运条件有所好转也可能是货运量增长的原因之一。从一些货物的转运迹象表明,水路是公路货运受限后的一大选择。前不久,柳州港口就接运了一单较大的业务:金城江的铅锭以往一直是通过公路运输的,“五一”之后全面转向水路运输,仅铅锭一单,他们已承运了近3000吨。
这位负责人说,上世纪80年代,柳钢等企业近五分之一的钢材都是经水路运输的,后来随着公路条件的改善,公路货运体现出的快捷、便利优势,加上汽车的以“超载”降成本,水路运输的大量业务被抢走了,水运企业受到了很大冲击。日前,该港口开始接到了一些“回心转意”的企业业务定单。这些企业的产品原来都是通过水路运输的,但公路条件好起来后,自己也买车运货。最近因为新“交法”的原因,现在又回过头来要走水路了。另外,原来吉林、辽宁等地运过来的玉米、淀粉等原材料,都是海运到防城港或钦州港一带,再经公路运至柳州,但现在这部分货物选择的运输线路则是海运到广州后,再从水路到柳州。
港口:昔日黄金水路 开始重现雄风
昨日,记者来到鸡喇码头,在那里看到停泊着十来艘船只,大多数没有装载货物,旁边有两辆吊车,一切显得平静。“开始要热闹了,业务量已有增长的趋势。”风华水运船队陈建华经理有些兴奋。
他说,自1992年以来,水运价格一直只有往下跌的份,但今年“五一”后,首次出现反弹,除了关系“铁”的老客户保持原价外,一些运往珠江三角洲的普通货运价格,每吨都比平时提高了10元左右。
据陈介绍,水路运输的价格之所一直走低,除了跟柳州的航道环境有关,还跟近年来的公路运输“竞争激烈”。
1992年运送1吨普通货物到广州需要185元,但现在也就60元左右,下降幅度超过了60%;而每吨煤的运价仅65元,每吨白糖75元,总体而言,水路运价偏低。
很多船主认为,水运价格走低主要跟公路的货车运输、及前几年船舶发展过热、水路运输速度慢、周转率低等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从柳州到广州,用汽车运货的时间大概为1天,但走水路则要三五天,时间周期是公路货运的好几倍。但是,水路运输优势也有令公路货运难以企及的一面,货船的运载能力可以从几十吨到几百吨,一方面对于数量多的大宗货物,可以一步到位,另一方面运价便宜,成本相对较低。
拥有10多艘吨位较大船只、运输能力较强的风华水运船队的陈经理介绍,最为明显的是,以前是船主抢着货主拉货,而现在则有货主主动找上门来,很多以前走公路货运的货主开始找到船队洽谈业务。特别是5月8日后,一些轻工业、化工原料、煤、钢材、建筑材料、石矿等工业产品纷纷转向,希望通过水路运输。陈经理称,这几天公司共接洽运输4000吨的货物,形势看好,水运的实际运输能力和空间还很大,仍有潜力可挖。
目前,面对着水路货运量的增长,一直处于低迷状况的水路运价开始考虑调整。由于运输成本的增加、员工工资、燃油的上涨和实际运输能力等诸多问题,不少船队都盼着通过这次机会涨点价,但究竟能上调多少,在目前新政策还未出台前,各水运公司依旧在观望。
一姓黄的船主告诉记者,他的船只是帮柳化运输化学危险品硝酸铵的,目前的价格依然是每吨270元,还没有提价。谈及新“交法”出台后货运市场的变化,他认为,以前船只抢货装,现在水运的货源和货物量的确都有了较大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