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淮河源文化氤氲古今

河南报业网
2004-08-06
阅读次数:4481
阅读字体 【

  淮河,中原大地上一条古老的河流,古代与黄河、长江、济水齐名,曰“四渎”(独流入海的江河谓之“渎”)并位其首。她发源于河南的桐柏山,经河南、湖北、安徽,纳百川、汇千流,入江苏省洪泽湖,分两路入江入海,全长1000公里。

  静静而悠远的淮河水,养育了全国八分之一的人口。从这个意义上讲,淮河注定要成为一条人文的河流,她的发源、流淌所承载的不仅是几千年的时间,更多的恐怕是深沉的人类的精神。

  桐柏县城西15公里处,有一个淮源镇固庙村,村里有一座气势宏伟的建筑——淮河源文化陈列馆。它的前身是淮祠,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是我国最早的治淮机构所在地。院内的淮井旁赫然耸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淮源”二字,为清康熙丁丑季秋桐柏知县高士铎所书,字大如斗,笔力如椽。

  淮河的零公里即从此开始。

  孕育在千里淮河源头桐柏山的淮河源文化,像桐柏山一样底蕴深厚,像淮河水一样源远流长。

  祭淮文化历史悠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诏令祭祀名山大川(其川有二,曰淮曰济),在淮河源头始建淮渎庙,这座庙是我国建庙时间最早、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庙宇之一。

  历史上的淮河,在养育两岸人民的同时,也酿下了巨大的灾祸,从封建统治者到一般黎民百姓,都寄望于淮河之神赐福消灾。因此,历代统治者对淮河之神一封再封,由“东渎大淮之神”到“长源公”,又封到“长淮王”。淮河之神位比王公,其庙宇在历代重修中,也按照王公规格愈发宏伟壮观。据有关史书记载,钦差祭淮,到此下轿步行,一般随从则要“匍匐前进”。历代王朝不断遣使祭淮,祭淮仪式就在淮渎庙举行。据统计,仅明代祭淮就达36次。清代康熙年间祭淮,御书“灵渎安澜”,遣礼部官员致祭。雍正皇帝也曾亲书“惠济河漕”赐庙。

  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桐柏山祖师顶上的金台观为南北朝梁时所建的五大道观之一,武当派鼻祖张三丰曾在此修真,桐柏山因此被道家称为“天下七十二福地”、“三十六洞天”之一。桐柏山一地多寺,仅太白顶周围就有20多个寺院,堪称中州一绝。千年古寺水帘寺为河南四大名寺之一,1992年该寺方丈临济宗第四十五代钵传人印恭大和尚升座时,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僧大德云集于此,前来赠经致贺。太白顶云台禅寺自该寺住持马哈奈亲受同治皇帝千佛袈裟和金钩玉环后,一时名噪天下,僧众达600多人,与普陀山齐名,有“南普陀、北云台”之称。1954年,该寺住持通性又作为全国佛协代表访问印度,受到了当时印度总理的亲切接见。

  民俗文化瑰丽多彩。“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桐柏民间有关盘古的神话传说十分丰富,盘古庙、盘古船、盘古磨等相关盘古文化的建筑遗址很多。著名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多次到桐柏山考察时确认:桐柏山是中原盘古文化产生的中心。

  据研究《西游记》的专家考证,明嘉靖年间,吴承恩在桐柏邻县新野作过县令,其间多次到桐柏山游览,并以此地的水帘洞、通天河、放马尝太白顶等地名为雏形,完成了传世名著《西游记》,书中的大部分方言为桐柏方言。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亦明确指出,“巫支祁就是孙悟空的原型”。

  在桐柏山的民俗文化中,桐柏山歌、皮影戏、渔鼓、门板席等最为独特。其中,桐柏皮影戏是目前我省尚存的古老而原始的一种民间艺术,始于南宋,康熙年间达到顶峰,当时桐柏境内有1000多名专门演奏皮影戏的民间艺人,影响豫鄂两省十多个县市。1983年,桐柏老艺人创作的皮影人被邀参加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民间美术展览,引起轰动。去年8月,日本早稻田大学女博士稻叶明子专程到桐柏考察皮影戏艺术,大为惊叹。

  红色文化波澜壮阔。“桐山巍巍淮水泱泱,英烈业绩山高水长”。桐柏在抗战时期是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是解放区。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刘伯承等对桐柏革命斗争发过电报。刘少奇、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桐柏战斗工作过。1956年授将军衔的将领中,有150多人在桐柏战斗过,而且这些活动遗址目前大都保存完好,是全省少有的革命纪念地。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词的桐柏英雄纪念碑巍然屹立在桐柏县城的南山坡上,成为桐柏红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山水文化如诗如画。桐柏山山清水秀、丛林密布。既有南疆山川之秀美,又具北国河山之雄奇。有豫南第一高峰太白顶,有飞珠喷玉的水帘洞,又有“仙人摆布”、松云溪瀑布群,有河南省最大的马尾松模式林、黄岗万顷红叶、千年银杏王等等,秀美的山水引得许多文人墨客来此览胜探源,不断给沉寂的淮源山水打上游人的印记,使淮河源的山水人化、物化、诗化和史化。唐代大诗人李白写下了“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的诗句,宋代诗人蔡襄留下了“东南自古衣冠地,桐柏山前淮水春”的诗句,明代“弘正七子”之一的何景明则热切表达“他年淮源能相访,桐柏共结庐”的强烈愿望。唐伯虎为《桐柏山画卷》题的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

  如此丰富的文化汇集于淮河源头,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淮河源文化画卷。但由于种种原因,淮河源文化的张力未能充分显现,打响“淮河源”品牌,彰显淮河源文化的神奇魅力,是摆在桐柏县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该县确立了“打造文化名县,推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淮河源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先后出版了《淮河源与〈西游记〉》、《桐柏英豪传》、《淮河源文化研究》等图书。该县还成立了淮河源文化研究会、全国首家盘古文化研究会,对弘扬淮河源文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该县把淮河源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以实施“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重点,在淮祠西侧建设淮渎庙,在淮源镇建设淮河源古文化一条街,对中共桐柏区委机关旧址、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七七工作团”旧址等革命遗址进行重点保护,并建设桐柏山盘古村。在淮河源风景区内建造“世界江河源博物馆”,以微缩景观再现世界江河源头地理风貌。此外,他们还聘请国内有关专家对淮源风景区建设进行整体规划,新开发松云溪瀑布、桃花洞原始森林、六盘谷淮河探源、“西游记”等黄金旅游线路。在淮祠、太白顶、水帘洞等主要景点进行渔鼓演出、民俗民风表演、历史故事演绎、皮影戏表演、桐柏山歌对唱等,使淮源风景区逐步成为融观赏、游览、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人文景点。去年以来,全县仅用于淮河源文化陈列馆和文物保护方面的经费就高达2000多万元,组织民间艺人和县文艺创作人员外出考察学习100多人次。

  桐柏县县委书记刘新年说:“抓文化就是抓经济。建设经济强县必须与打造文化名县相结合,让淮河源文化成为桐柏老区的‘名片’。”


广西、广东、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上海、贵州、江苏、浙江、北京、甘肃、安徽、陕西、四川、天津、湖北、辽宁、吉林、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海南

杭迺懿  1348110971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2355746054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