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兴业讯 22万伏输变电站工程建设最后冲刺,预计月底竣工投入使用;兴业海螺水泥项目主厂区建设工地,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虽已入冬,但如今的兴业大地到处呈现出一片商机无限、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该县整合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快工业化建设进程所带来的新变化。今年1至11月,该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2.8%。
该县充分利用矿产、劳力资源丰富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夯实县域经济基础。一是依托本县丰富的林业、中药材、农产品等资源,引进泛珠三角地区和东盟地区的技术、资金、人才,大力发展罐头、松脂、微粒板、制药等农产品加工业。引进了新贵松脂厂、锦祥化工有限公司、穗兴精米加工厂、海城木薯淀粉厂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项目。二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建设了黑石、萤石、高岭土等矿业工业。建成马田萤石矿、邦华矿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三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水泥、机电、建材、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全面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引进了安徽海螺水泥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日产万吨水泥的兴业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扶持了泰兴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玉林市葵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桂兴水泥厂等大型企业兼并中小水泥企业,推动了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初步改变了该县水泥行业“低、小、散”的局面。四是利用劳动资源丰富优势,引进接纳东部产业转移,在北市、蒲塘、城隍、小平山等乡镇引进针织厂、烟花厂、打火机厂等企业30多家。目前,这个县已有工业企业13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家,形成了以水泥建材业为支柱产业,机电、松脂、微粒板、机械、饲料、制药、矿产、食品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今年1至10月份,兴业县新签约工业项目85个,计划总投资24.1亿元。工业总产值约占GDP的近30%。
此外,该县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为原有和新上工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使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出效益。如兴业海螺水泥项目建设,从招商签约到开工建设,该县成立一个工作班子,专职人员全程跟踪落实,并提出了倾全县之力建设海螺项目的口号,多方筹集资金,稳步推进了海螺水泥项目建设。到目前为止,海螺项目已投入3.2亿元,13个子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主厂区主体工程正加紧设备安装,整个工程有望按计划于2005年6月建成投产。该县还在近期组织了100人的企业服务队,深入工厂企业征询意见,为全县32家规模以上企业做好服务工作,解决实际困难,使企业抓住生产旺季,加足马力生产,全力实现“三突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