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距江西鹰潭风景名胜区“龙虎山”景区不足4公里处的206国道边近万棵马尾松惨遭劫难,昔日郁郁葱葱的松林被砍伐殆尽。据了解,这一大片松林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种下的,早在2004年,便有人在此进行非法采脂。当地村民对近万棵马尾松为何遭到灭顶之灾说法不一。(《人民日报》2006年9月11日)
万棵马尾松,20余年的造林成果,就这样被无知而愚昧的人毁于一旦。令人心痛!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植树造林更是如此。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只重视造林,而忽视管护,不仅造林成活率低,而且树木即便成活了,也难逃遭滥砍滥伐的厄运。从而陷入年年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的怪圈。而且,随着一些地方滥砍滥伐现象的泛滥,大片大片的原有森林已被破坏殆尽。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国家和地方每年都要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些地方重造林,轻管护的行为,是在做短视行为,不仅造成了人、财、物的具大浪费,而且导致当地森林资源的日趋减少,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如果任凭这种现象发展下去,最终必然殃及人类自身。近年来,沙尘暴等恶劣气候的肆虐,已经严重影响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的疏于管护是一些地方滥砍滥伐现象肆虐的主要诱因。这次,发生在江西鹰潭的万棵马尾松遭难事件便是如此。据了解,早在2004年,当地便有人对这万棵马尾松进行非法采脂活动。然而,这一肆意破坏树木的行为,并没有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由此可见,有关部门长期对树木疏于管护,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滥砍滥伐现象的滋生和漫延。
江西鹰潭万棵马尾松遭难事件的发生,彰显出时下一些地方护林工作的缺失和缺位。各地有关部门应当以此为鉴,在护林工作上下下真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