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日报:工业企稳回升态势明朗
时至年中,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陆续发布。对GDP贡献率高达40%以上的工业,增速已从1、2月份的3.8%逐渐回升到3月的8.3%、4月的7.3%、5月的8.9%,6月份,更是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达到10.7%。这得益于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计划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工业增速大幅下滑势头得到遏制,企稳回升态势逐渐明朗,整体运行正向好的方向发展。
当前经济出现向好势头,并不意味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保证工业平稳运行的任务依然艰巨。影响下半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工业运行的外部、内部环境还很严峻,尤其是外需不足和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制约着我国工业运行质量的提高。在保增长中要更加突出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做到保增长与调结构相互促进。下半年,工业系统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应对危机中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全面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着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 油价降幅小于预期 下半年预料还上涨
调价的“时间之窗”再度得到印证,国家发改委昨天宣布下调油价,平均每吨降低220元,相当于汽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16元和0.19元。调价幅度虽然并不大,但根据国际油价的中期走势,预料下半年还会有更多上涨的机会。针对本轮发改委下调油价的时间点,业内认为符合新定价机制标准,但随着国际油价上涨的大趋势,预期下半年调价还会更加频繁。
调价幅度可能受到近期油价反弹影响而小于预期。此前预计本轮降价幅度在400元/吨以上,鉴于目前国际油价出现阶段性反弹,业内对油价近期走势产生分歧。不过主要经济出现明显复苏信号,预计下半年油价会持续上涨。
3. 中国能源供应前景堪忧 发展新能源成必然选择
二〇〇九年中国能源蓝皮书今天正式发布。蓝皮书认为,中国能源资源总量少,人均占有量低是中国能源供应前景堪虞的主要表现之一。另一个表现则是优质资源少,保证程度低。
在传统能源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蓝皮书提出,中国必须要寻找替代能源,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4. 央行:通胀预期有所显现
央行今天发布《2009年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二季度国民经济恢复速度超出预期,经济主体信心稳步提高。
央行报告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作了分析。从央行监测的经济景气指数看,工业增加值目前仍处于下降阶段,但降幅减小,显示出未来经济企稳的趋势。从物价发展趋势看,物价水平下降趋势在近几个月会持续,预计CPI会在今年三季度末触底。总体来看,CPI将会在下半年走稳,存在反弹可能。此外,二季度5000户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出现了较大幅度反弹。全球商品市场整体呈现触底回升之势,未来“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加。同时,国内需求继续回升,流动性持续宽裕,通胀预期有所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