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香业如何逆转出口量递减态势?

中国产经新闻报
2012-08-06
阅读次数:2525
阅读字体 【

  送走了香市低迷的2011年,2012年松香企业的春天会来临吗?

  松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用于食品、造纸、肥皂、油墨、油漆等行业,属于劳动及资源密集型产业。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丰富的资源将支撑松香继续保持出口世界第一的位置。

  据记者了解,2007年,我国松香类的产品外销一度达到49.1万吨,外销比例达到65%,而到了2011年销往国外只有35.2万吨,外销比例占48%。如何面对现实,通过技术创新,调整结构,再创“香机”,成为松香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出口遭遇壁垒

  中商情报网研究员王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2012年,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美国经济回暖放慢,欧债危机悬而未决,中国经济也进入了结构调整期,各国在外贸上趋于保守,贸易壁垒日益增多,整个世界经济走势尚不明朗,松香产业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趋于复杂。

  我国松香类的产品多年来在产量和出口方面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松香大都为初级产品,附加值低,难以掌握国际市场价格话语权。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我国松香产业在出口方面遭遇了许多挑战。首先,中国松香产业出口依赖程度较高,出口最多的年份占据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甚至达到了近80%;其次,宏观经济环境不佳导致松香出口下降,自2008年以来,松香出口量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且出口产品结构还是以简单加工制作为主,深加工产品量不高。

  在今年的松香产业发展论坛上,有专家表示,从国内外经济形势上看,经济增长对扩大松香需求支撑有限,中国松香产量势必要进行调整,以解决自身产量过快增长与需求增长有限的矛盾。

  产业化步履维艰

  薛胜文则告诉记者,松香业发展现状还算良好,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粗放程度较高。另外物流缓慢,产品库存成本过高。

  王健说,广东、广西、云南、江西、福建等省区已建成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松香、松节油及深加工产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效应。但是,国内松香行业整体企业管理较为粗放,经营成本较高,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过高,基础管理薄弱。而且,行业技术水平较低,加工方法简单。这种简单粗放的生产模式以及产能过剩加剧了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造成抬价收购原料,压价倾销产品,导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低,行业的比较优势无法形成。

  “松香行业产业链过短,深加工能力不足,一部分粗加工同类企业相对集中在产区,集群内生产企业之间缺乏分工协作和配套,产业链中各环节之间衔接不紧密,使各个环节之间无法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难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王健表示。

  调结构再创“香机”

  2012年,松香行业面临调整格局,在消化库存、调整产量下又会面临哪些发展机会呢?为此,王健提出了四项发展建议。

  一是松香企业要保持生产经营的稳定,就必须走“林、脂、产”一体化道路,建立企业自有原料林基地。

  二是通过兼并重组,建设规模化生产龙头企业。

  三是充分用好用足林业产业政策,推动企业加速发展。多年来,国家采取了许多鼓励和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以《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的颁布和落实为契机,以扩大脂松香加工生产为基础,以松香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以创优品牌和培育龙头企业为核心加快推进松香产业的发展。

  四是按照产业化、凝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