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林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林业会展经济的无限繁荣,林业会展业也扮演着林业产业做大做强背后推手的角色。同时,林业会展业已然成为林业第三产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归纳,展示,交流,吸收,提升……对于各色林业产业而言,会展活动犹如一场场永不离散的宴席。
打开百度搜索引擎,瞬间就可以搜索到300余万条有关林业展会的相关信息。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中国林业产业会展经济急剧扩张、迅猛发展,日益表现出其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准。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林业展会日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加速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林业展会在提升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搭建行业内交流合作平台、加速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优势作用越来越明显。中国作为一个林业产业大国,向林业产业强国迈进不仅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因此,站在战略高度,研究借鉴国际先进展会的成功经验,总结我国林业展会的发展历程,有利于预测我国大型林业展会的长远发展趋势,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宏观政策层面的指导和行业企业的战略营销管理,有利于让国人感受林业展会的饕餮盛宴,有助于林业展会续写辉煌。
“剪影”中国林业会展
纵观中国林业展会,其大体可以分为专业类展会和综合类展会两大类。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展会,都为林业产业企业搭建了优质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集中展示了最前沿的林业科技成果以及优质林产品,为林业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涌现出了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林产品及木制品展、CIDE中国国际门业展览会、中国(牡丹江)·俄罗斯(远东)国际木业博览会、中国(菏泽)林产品交易会等一批优秀“林”姓展会,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林业产业发展。
经过多年的积淀,中国林业展会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日益彰显,展会的规模化与品牌化呈现出协同发展之势。一方面,规模化凸显了我国林业展会举办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品牌效应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林业展会的独到之处,是成功经验的积累,更是实力的检验。随着林业会展经济的发展,林业展会专业化特质越发明显,呈现出诸如中国国际木门展、家具展、木雕展、红木家具展、木工机械展等专业化的林业展会,行业划分更加细化,更具针对性。
尽管我国林业展会在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功不可没,但由于林业展会起步较晚,还处在探索、积累经验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林产会展业“小、散、乱”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有规模、上档次的会展品牌成为林业会展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行业展会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因此,要格外注意树立展会品牌意识,打造像广交会、世博会那样有规模经济和国际影响力的林业行业精品品牌展会。
翻开日历本,在各个月份林业展会依稀可见,展会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部分展会存在资源浪费、规模实力羸弱的弊端。我国林业展会数量繁多,涉及范围较广,但许多展会的规模都在1万平方米以下,过度竞争使得许多相关公司和机构把大部分资金和精力都放在了拉展和拉参展商的事情上,而无暇顾及对展会专业观众的组织和对参展客商的服务,导致展会效果大打折扣,事倍功半。再加上一些展会的招展、布展人员缺乏相应知识及经验,有些大型展会缺乏专业展会公司的指导,展会优势不明显,进而形成展会的低端竞争,不利于我国林业展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