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照在山坡上,枯黄的杂草反射出金色的光,映衬得漫山遍野的华山松更加浓郁苍翠。
40多岁的庄稼汉子、昆明市寻甸县金所乡马嘎村的马尧流站在自己曾经的耕地上,望着齐腰高的华山松,马尧流由衷地说,退耕还林真是好,以前只要一下雨,雨水就会把地里的泥土冲走,红颜色的泥水流到几公里之外的清水海都还是混的,现在种上了树,草也长出来了,现在下雨,流到沟渠里的水也都不混了。
不光保护了环境,退耕还林也让马尧流一家在收入上收获不小。2000年退耕还林之前,一家人在6亩多的山地上中洋芋、荞子,一年辛苦下来,刨除化肥、种子等各种垫本,每亩地收入也就一两百元,现在退耕还林了,6亩地可以领到1500多元的退耕还林补贴,既减少了垫本,又不用象以前那样累死累活的干活,轻松了很多。“以后松树长大了,还可以打松子、捡菌,又多一条赚钱了路子了。”马尧流开心地盘算着。
据了解,昆明市自2000年开始,在寻甸、东川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在全市12个郊县(市)区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4年多来,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6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39万亩。退耕还林一方面改善了生态,一方面又成为当地农户增加收入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