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防治入侵病虫害动态两则

科学时报
2006-08-30
阅读次数:4363
阅读字体 【

   “无烟的森林火灾”欲“烧”我国边境

    异域入侵病虫害被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它们的入侵在给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影响的同时,也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松干蚧等异域森林病虫害每年侵害我国森林达150万公顷,造成农林经济损失达574亿元人民币。如随木质包装材料进口被带入我国境内的松材线虫,自1982年在我国南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以来,短短的20多年已扩散至全国10多个省市,并造成1600万株松树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人民币,导致森林生态效益损失216亿元人民币。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由多年异担子菌引起的针叶树干基腐朽病(简称“异担子菌腐朽病”)入侵的危险,该病害已由欧洲大陆蔓延到与我国新疆相邻的俄罗斯阿尔泰地区,一旦入侵,将对我国广袤的森林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据了解,我国目前还没有将多年异担子菌列为对外检疫对象。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戴玉成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采访并对异担子菌腐朽病检疫封锁和预防提出了建议。  

    戴玉成介绍说,异担子菌腐朽病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和中亚等地,可在27种松树及其它针叶树上造成树木干基白色腐朽病害,直接造成森林的大面积死亡。该病害在欧盟地区每年造成树木死亡的直接损失达16亿欧元,如果加上由其引发的森林质量和功能的衰退等间接损失,其危害更是无法估算。除欧洲外,该病害在北美洲和中亚地区也造成重大危害,国际林学界称其为世界第一大森林病害。病害通过人为运输染病苗木和木材而实现长距离传播,在森林定植后主要通过空气和土壤传播,没有制约其扩散蔓延的天敌,一旦感染根除病菌将极为困难。从全球范围内看,异担子菌腐朽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要比松材线虫更为严重,它不但危害松树,也侵染其他针叶树。据有关专家论证,由于温度等因素的限制,松材线虫可能只对我国中原和南方地区的松树造成危害,而异担子菌腐朽病一旦传入我国,将由北向南,逐步“扫荡”我国境内大部分地区的针叶树。我国的松树资源将面临南有松材线虫、北有多年异担子菌两面夹击的被动局面。

    为避免这场“无烟的森林火灾”在我国境内蔓延,必须加强对异担子菌腐朽病的检疫和预防;戴玉成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将多年异担子菌列为重要对外检疫对象,并对其危害症状、生物学特征、分布、寄主范围、传播途径等作出详细说明,并着手研究其检疫措施和预防对策。 
             
    第二,加强对多年异担子菌的检疫措施。多年异担子菌的菌丝可在木材中存活多年,该菌极有可能通过木材的运输而传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往来频繁,木材进口、木质包装材料入境、以及林木繁殖材料的引进,都有可能导致多年异担子菌传入我国。因此,建议对有多年异担子菌分布的国家与我国的贸易往来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输出国家的木质材料提出检疫要求。由于俄罗斯阿尔泰地区正在遭受多年异担子菌的侵蚀,建议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要严格控制对俄罗斯阿尔泰地区的木材和苗木的引进。通过对外检疫从源头上遏止多年异担子菌传入我国。 
             
    第三,建立准确、快速检测多年异担子菌的技术和方法。多年异担子菌能够通过木制材料和苗木传播,但木材和苗木中的菌丝不能直接观察到,即便使用显微镜也很难根据菌丝来判断是否为多年异担子菌。因此建立一种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主的检测技术势在必行。欧洲已经初步研究出根据木材中菌丝来确定多年异担子菌的技术,因此建议我国依托有关机构建立一个研究和检测中心,利用现有的技术和手段,并加强国际合作,根据欧洲和北美洲不同地区多年异担子菌的特异性分子标记,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对多年异担子菌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和标准,在此基础上寻求并建立简单、快速和准确检测多年异担子菌的技术和方法,为检疫部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多年异担子菌的菌丝最有可能存在于半腐朽的木材中,因此要对重点木材进口地区的检疫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具有初步判断和取样的能力。 

     第四,建立多年异担子菌一旦传入后的应急措施。由于多年异担子菌引起松树等针叶树根部和干基腐朽,因此这类病害也称为树木的“癌症”,该类病害一旦发生并扩散后,几乎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欧洲和北美洲几十年的研究已证明这一点。因此,一旦该菌传入我国,一定要将其控制在局部地区,对发生病害的林木要采取坚决措施;由于多年异担子菌能在树根中存活多年,因此要对整个疫区的林木、枯倒、木伐桩及树根进行焚烧,并禁止在疫区及周围栽植新的树木。
     哈尔滨市首用“昆虫病原线虫”治树木虫害

     哈尔滨日报讯(记者  杨艳)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了解到,该所经过近一年的试验,首次引进昆虫病原线虫纯生物制剂治理虫害,即向树干中注射昆虫病原线虫悬浮液,以达到“以虫治虫”目的。该试验在本市南通大街、三合路两侧240余棵糖槭树上进行,经过14天的观察,80%病树树干孔道内没有天牛排出的新鲜木屑,收效显著。

    糖槭树曾是本市行道树的主要树种,中央大街、一曼街、东直路、中山路、和平路等街道两侧均植有该树。可是由于1997年糖槭树的天敌“光肩星天牛”传入本市,本市的糖槭树数量便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据市城调队统计,本市2004年共有糖槭树9万株,有约80%遭到“光肩星天牛”的侵害。南通大街两侧的糖槭树多数都已经被“抹头”,粗大的树干顶着稀疏的枝叶,很多树木的树叶都已发黄,每棵大树上都有虫咬痕迹。虽然园林部门采取了复壮、喷洒药物、注干打药等措施,但收效甚微。 
             
    该研究所专家研究发现,“光肩星天牛”专喜蛀食糖槭树,这种虫害的幼虫在树皮下串食,将木质部分蛀成弯曲不规则隧道,严重破坏树木的输导组织及物质运输,影响树木生长,导致树木衰老、死亡。由于“光肩星天牛”生活周期长、成虫的产卵量大、幼虫成活率高,因此一旦发生,将造成园林树木毁灭性危害。 
              
     该研究所根据“光肩星天牛”的生长情况引进昆虫病原线虫,这种小虫呈线状,体长500—1500微米,粗细只相当于头发丝的五分之一。  

    经过近一年时间分析、试验,专家决定用注射法与塞孔法治理糖槭树上的“光肩星天牛”,即在遭受虫害侵袭的糖槭树上注射昆虫病原线虫悬浮液。当悬浮液注射到树干孔道内,悬浮液中的昆虫病原线虫就会寻找“光肩星天牛”,从其肛门、气孔、节间膜等部位进入昆虫体内,随后释放其携带的细菌。这些细菌迅速繁殖,使寄主昆虫患败血病于48小时内死亡。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