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有读者向本报反映,近段时间南阳市桐柏县一些地方的山林正遭受不法分子的盗伐和毁坏,“个别地方山林盗伐与毁坏活动极为猖獗”。
记者采访此事期间获悉,目前我省正在进行林业全面普查,桐柏县有关方面也表示,当地目前正在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严厉打击盗林毁林者。
但一名承包山林者却认为当地有关部门执法不力,致使自己遭受损失,起诉桐柏县政府、县林业局与县森林公安分局三方“不依法尽职尽责”。
情况究竟如何?9月4日,记者前往桐柏县程湾乡山区调查,不期正遇盗伐者。
进山两小时找到500根树桩
9月4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桐柏县程湾乡苏扒村附近,四周都是翠绿的山头。线人告诉记者,就是这些山林中大量马尾松和栗木被盗伐,或者用作煤矿的坑木,或者用作种植食用菌的原料,还有很多小树被恶意毁掉,令人痛心。
记者决定进山探查林木被盗伐情况,线人马上告诫记者,进山后随时都有可能遇到盗伐者,为安全起见,他找到了这片林场的护林员,一起陪同记者进山。
一行人乘越野车进山,驶出1公里后汽车无法前进,只好步行。走出不足500米,就看到路两侧一些直径10多厘米的杨树被人折断。护林员告诉记者,山上种植的主要是马尾松、栗木和杨树。这位护林员是山林承包人雇来的,他说一个护林员要看管三四百亩的山林,根本防不住盗伐者,时常发生林木被盗或被恶意毁坏的事。
下午5时,记者与线人在护林员的带领下向深山行进约有两公里,不时看到一个个裸露的马尾松树桩,发黄的细枝被丢弃在一旁,发黑的栗木树枝扔得到处都是。记者继续前进,发现越是树木浓密的地方,被盗砍的林木越多,有五六棵连着被砍伐的,也有间隔一两棵被零星砍伐的,被砍的马尾松直径大多在15~20厘米。
“这座山绿化得较晚,被砍伐的马尾松大多都是绿化前的自然林,不少已经有40年以上的树龄。”护林员说。截至下午6时,记者步行三四公里,已目睹至少有500棵马尾松被砍伐。
记者丛林目击偷树“现行”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一行人开始回撤,走在前面的护林员突然发现3棵刚被砍伐的马尾松,发白的树桩还在向外冒白色的松油。护林员根据经验判断盗伐者就在附近,他提醒大家不要发出声响,因为一旦被盗伐者发现,他们有可能狗急跳墙,袭击记者和护林员。去年5月份,这位护林员在巡山时发现了两名盗伐者,就被对方用木棍砸伤。
记者与线人、护林员决定悄悄寻找盗林贼,拍下其作案的照片。跟着护林员往前走,裸露的马尾松树桩和散乱的树枝越来越多,10多分钟后,护林员和线人突然拉着记者钻进旁边低矮的树丛蹲了下来。
“盗伐者就在附近,你们听,有声音。”护林员说。记者看到10多米远的地上堆积有很多被截好的马尾松树,不一会儿,一名穿白上衣的男子走了过来,记者等人静气不敢呼吸。该男子有40多岁,身高约170厘米,黑红脸膛。他轻松地将两棵马尾松树扛上肩头,快步走下山坡,不到10分钟空手返回。
护林员压低声音说:“附近一定有人接应,他们用蚂蚁搬家的方式慢慢把树木转移出去。”
该男子又扛起了两棵树,正准备离开,突然间又把树放下,眼睛紧盯着记者等人藏身的地方,随后突然提起一根木棒走过来。
见已被发现,线人和护林员只好站了起来,每人也捡了一根木棒,并慢慢向男子靠近。护林员问对方是哪村人,该男子二话没说拔腿就跑,记者要追赶,被护林员和线人制止。“盗伐者对路很熟,弄不好去搬救兵了,到时候我们就麻烦了。”护林员说。记者在现场共发现5堆截好的马尾松没有运走,约有200多根。为防意外,护林员带领记者和线人迅速撤离。
当晚7时30分,记者一行走出山林后,护林员立即向当地110报警,被告知要向县森林公安分局反映,但森林公安分局电话无人接听。7时38分,记者以游客的身份再次向当地110报警,20多分钟后,警方回电话称,辖区派出所将去查处,具体的查处情况,记者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