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未真正回暖经济如何复苏

《每日经济新闻》
2009-04-14
阅读次数:2774
阅读字体 【

  在中央一系列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似有回暖的迹象。温家宝总理4月11日在泰国表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比预料的要好。不过温家宝总理也指出,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很大困难。归结于一点就是外部需求减少,出口下降幅度比较大,影响出口企业、外向型工业和外向型地区。

  根据海关总署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620.2亿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902.9亿美元,同比下降17.1%;进口717.3亿美元,同比下降25.1%;当月贸易顺差185.6亿美元,同比增加41.2%。

  众所周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本轮经济调整最初是从外贸部门开始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进出口增速的急剧下降。2008年9月,我国外贸进出口还保持20%以上的增速,但到2008年11月份,进出口形势开始急转直下,出口增速同比下降2.2%,进口增速同比下降17.9%;到了2009年2月份,出口增速进一步同比下降25.7%,进口增速同比下降24.1%。短短几个月,中国外贸形势急剧恶化,进口和出口增幅均呈深度下探之势。

  悲观者认为,从同比来看,尽管3月份我国进出口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外贸进出口总值、出口和进口下降幅度比今年前两个月的同比降幅分别减少6.3个、4个和9.1个百分点,但是3月进出口再次负增长,仍然呈下滑态势,表明外贸形势不容乐观。而乐观者却并不“钟情”于同比数据,他们更看重环比数据。由于去年3月中国进出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当前进出口却呈持续萎缩态势,因此同比数据可能并不能较好地反映3月份贸易的最新景气状态,一定程度上会掩盖外贸形势的真实变化情况。

  在笔者看来,3月份的贸易数据略好于预期,至少进出口开始呈现跌幅放缓的迹象,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外贸形势已经全面回暖,目前进出口下降趋势尚未发生根本性逆转,出口大幅持续的回升恐怕还得依赖于国际市场,因为外部市场需求严重萎缩才是导致中国出口增速持续下降的主因,而非成本上升引发的对“中国制造”的替代效应。

  当前,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尚无明显转好迹象,全球市场信心还在徘徊之中,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需求受危机影响也没有完全释放,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依然有增无减,中国的整个外需环境看起来还很脆弱。例如,美国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的产品和服务进口已连续7个月下跌,从1月份的1609亿美元跌至2月份的1527亿美元,跌幅为5.1%,这意味着美国进口仍在萎缩。此外,包括美钢联等在内的美国6家钢铁企业,日前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部分油田用管加征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这对我国的出口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尚未明显转好,我国的外贸就未真正回暖。而对于过度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来说,外需没有扩大,就能说我们的经济回暖了吗?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