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半年固投实际增长超35% 结构合理拉动有力
在外需低迷的困难局面下,上半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7.1%的同比增长率,其中资本形成总额拉动经济增长6.2个百分点。扩大投资是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18万亿元。
对于社会比较关注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话题,中央已经提出要坚决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并且加强了对各个投资环节的管理。同时,中央纪委、监察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了24个检查组分赴各地加强督促检查。对于下一步的投资工作,有关部门在继续落实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同时,正在研究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2.中国会计准则全面对接国际 趋同路线图即将出炉
金融危机背景下,建立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已是大势所趋。目前财政部会计司已草拟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趋同的路线图,并将就这一路线图公开征求意见。
该路线图将明确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原则、内容、步骤和时间表。尤其在实现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原则和内容方面,将进一步消除中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的现存差异,将“实质性趋同”推进到“全面趋同”该路线图还将体现互动的要求,国际准则考虑中国情况做出相应修改。该路线图将公开征求意见,以保证中国会计准则立足国情,同时履行中国在G20峰会上支持和推进建立全球统一会计准则的承诺。
3.输美轮胎特保案今听证 中方提四大抗辩理由
8月7日,美国华盛顿将举行一场输美轮胎特保案的第二轮听证会,它将左右美国政府是否继续一如既往地进口中国轮胎。根据调查程序,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于8月7日就救济措施建议举行听证会,9月2日前向美总统提出救济措施建议,而美国总统将于9月17日前作出是否采取措施的最终决定。根据美国贸易委员会的建议,将从今年9月开始,连续三年对中国输美轮胎加征最高55%的关,特保案如果被认定,中国的轮胎业有可能遭遇改革开放30年来,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的状况。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文英指出了四大抗辩理由:第一,中国输美轮胎的细分市场集中在低端、低价的非品牌更替轮胎,这与美国本土轮胎制造商瞄准的高端品牌轮胎有明显区别;第二,中国输美轮胎销量未出现连续快速增长;第三,美国汽车和轮胎相关行业协会及企业,集体反对采取特保措施,因为这将提高美国厂商的轮胎购进价格,最终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第四,中国轮胎生产企业仍以满足中国国内市场需求为主,美国并不是主要销售地。
4.保增长成效明显 调结构任重道远
在中国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已经止跌回升,“保增长”成效明显,但中国应继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以确保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大幅度增加对医疗卫生、住房等民生领域、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环保、自主创新等项目的投入,对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和惠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我国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项目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和“两高”行业项目资本金比例,引导金融机构严格限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作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中国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