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政部:适时扩大资源税改范围
财政部税政司、国家税务总局财产行为税司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研究推进其他资源品目资源税改革,条件成熟时将逐步扩大从价定率计征范围,并适当提高税率水平,以充分发挥资源税的调节作用。
国务院近日公布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上述负责人表示,资源税改革不会增加相关企业和消费者负担。目前我国原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主要根据国内各类原油所挂靠的国际市场相关品种的原油价格确定。国内成品油实行与国际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调整原油资源税税率不会影响成品油价格,不存在价格传导,不会增加炼油企业及消费者的负担。
2、定向宽松政策指向小微企业 宏观政策微调启动
财政部连同国家税务总局正式下发文件,从下月起,小微型企业金融贷款印花税正式减免三年。有经济学家认为,该项政策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而且目前经济增速下滑,宏观政策已出现微调迹象,预计下一步将适度调整信贷规模。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这可以意味着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开始转型。经济学家也认为,从目前情况看,政策微调已经启动,但目前比较“保守”,要等10月或11月份的经济数据。
在国务院大力支持微小企业政策出炉后,市场最为关心的是,既然政策已经出现微调,下一步还将出台哪些措施。沈建光对记者分析指出,对中小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增加信贷规模,而目前的信贷规模连续多个月萎缩。因此,“下一步政策调整应该是要增加信贷融资规模。”根据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9.8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6万亿元。而第三季度融资总量仅增加2.04万亿元。
3、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5.8万亿 同比增18.7%
记者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获悉:今年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额为117.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4%。我国物流需求规模持续增加,物流总费用高位增长,与GDP比率小幅上升,物流运行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报告认为,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增速有所加快。社会物流总费用5.8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运输费用3万亿元,同比增长15.4%,主要是受油价以及用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
物流市场价格方面,前三季度大中企业公路运价同比大体平稳,但中小企业公路综合运价指数仍然低位波动,主要是公路运输市场竞争激烈所致。
水运方面,今年以来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震荡向下,上半年平均为1369.5点,同比下降56.7%。进入三季度,价格有所回调,9月环比上升5.9%。
4、多省市被曝柴油供应紧张 两巨头称正全力保供
“柴油荒”是否会大面积卷土重来?在“两桶油”均表示炼厂在满负荷运营,不存在惜售、限供等问题后,国内民营油企缺油困境依旧未变。昨日,记者获悉,从江苏、安徽、浙江,到成都、重庆、武汉,以及石家庄、济南均爆出加油站无油可加的消息。
对于当下油荒,中石油集团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旗下27家炼厂都在开足马力生产,同时也在加大柴油投放,并且增加向西南地区的调运,保证重点工程以及公共事业及农业用油。
中石化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文生对记者表示,目前确实市场上柴油需求旺盛,9月份与10月份中石化炼厂的负荷分别达到了101.8%和101%,创下历史最高水平。10月中石化成品油零售量日均28.4万吨也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此次油荒与民营炼油企业负荷减少相关,当地方炼厂油品质量和价格都低于中石化,当地炼油负荷减少时,一些平时不来中石化加油的客户都会转向中石化,导致公司供应压力陡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