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9月跨境人民币结算猛增7倍 结算达15409.8亿
随着今年8月境内试点扩大至全国,记者近日在广交会上获悉,今年部分企业只接受人民币结算。但也有很多企业对于有关政策不清楚,以为采用人民币结算拿不到出口退税。业内人士指出,试点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退税更方便。
昨日,在第110届广交会举办的“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论坛上,记者获悉,今年8月,跨境人民币结算境内试点地区扩大到全国,进一步推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
今年1~9月,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业务15409.8亿元,同比增长7倍。
2、中石化称民营炼油厂减产导致油荒遭反驳
“油荒”再现,各方说辞不一。24日,中石化称,此次油荒与民营炼油企业负荷减少相关。昨日,山东一地方炼油企业人士表示,“油荒”主要是由两大石油巨头“控制”销售导致。
进入10月以来,江苏、安徽、浙江,到成都、重庆、武汉,以及石家庄、济南均爆出加油站无油可加的消息。与往年油价不涨导致油荒不同,今年油荒正好发生在10月初国内油价下调后。10月8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此后成品油的批发价一直处于批零倒挂的状态,即批发价高于零售价,各地陆续爆发柴油供应紧张局面。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由于民营石油企业占市场份额不大,同时,目前部分地区出现的成品油供应紧张状况将会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预计将会出台一系列措施保证市场供应。
3、统计局回应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社会成本问题
10月25日,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回应人民网网友提问时表示,GDP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其统计缺陷可使用其他综合指标进行弥补。另外,国家统计局还详细解释了粮食产量的统计方法。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GDP是世界组织和各国官方普遍认可、广泛采用的重要经济指标。GDP能够反映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总量和结构,是政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实力比较的重要指标。
“当然,GDP也有其局限性。”该负责人说,首先,GDP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最终的产品和服务,对过去的财富没有反映,不能涵盖经济、社会、环境各个方面。其次,GDP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如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也就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第三,GDP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地区或者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比如收入分配或者收入差距问题,还有人们生活休闲的问题等等。
4、银监会发文支持小微企业 允许商银发专项金融债
银监会昨日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在前期出台的“银十条”基础上,提出更为具体的差别化监管和激励政策,鼓励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包括允许商业银行发行小型微型企业专项金融债。
在当天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主任肖远企透露,已经有银行申请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第一批金融债即将面世,“也许就在这一两天”。他同时还透露,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不设额度上限,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即可申请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