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深入推进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中国经济新闻网
2012-03-13
阅读次数:6368
阅读字体 【

  四、 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配套制度改革和促进林业发展的建议

  (一)扩大公益林补偿范围,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

  云南省生态公益林对我国部分省区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和碳汇功能。建议将云南省全部公益林纳入财政补偿范围,包括西双版纳州上百万亩的农地公益林,实现补偿全覆盖、管护全落实,把权属为国有的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10元,权属为集体和个人的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20元,测算每年大概需要资金25亿元,可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负担大头,地方财政负担小头。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对于稳定森林的碳汇价值和生态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充分调动广大林农和林业工作者保护公益林的积极性。

  (二)加大对中低产林改造支持力度,增强林业发展后劲

  建议国家层面在低产低效林改造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制定中低产林改造政策与计划,全面启动全国中低产林改造工作,用10~20年时间完成全国中低产林改造任务。通过中低产林改造,建设现代林业,夯实林业发展基础,增强林业发展后劲。商品林改造要大力培育商品林基地,提高中低产林综合生产力,促进林农就业增收;公益林改造要不断完善生态功能,提升生物多样性,提高综合效益。

  (三)运用综合手段建设现代林业体系,协调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

  林业不单是种植业、不单是一产,发展林业也不只是绿化造林、不只是采伐林木。要转变林业产业发展的理念与思路,以工业化与市场化为导向,加大对林业第二、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实现林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与市场化发展,更多利用经济、市场与金融方式代替计划经济与行政干预来进行林业产业活动。综合财政支持、科技支撑、龙头企业带动等手段加快云南林业产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木本油料、林浆纸、林化工、竹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森林生态旅游、木材加工、非木材加工、观赏苗木等九大产业,支持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建设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四)加大退耕还林扶持力度,加快推进石漠化治理进程

  建议国家加强对云南省退耕还林扶持力度,选择生态区位重要、陡坡耕地较多的区域,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在25度以上陡坡耕地及生态脆弱地区的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把退耕还林与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等配套保障措施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农民增收和长远生计问题,使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建设、林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云南省石漠化地区基本是山区边远贫困地区,石漠化治理难度大、成本高,资金需求大,建议进一步加大云南省石漠化治理工程实施力度,全面启动65个石漠化重点县(市、区)的综合治理工程,力争对全省岩溶地区118个县的石漠化实施治理,逐渐扭转石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势头。

  (五)在国家层面制定林权流转法律法规与管理办法,规范林权流转

  由于林业经营具有长期性、林地兼具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等特点,种植林木的林地的流转不同于种植农作物的耕地的流转。目前我国《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条款主要是针对耕地制定的,没有考虑到林地林木流转的特殊性。此外,国家林业部门迄今为止还没有制定全国性的指导林地林木流转的管理办法,只是一些省份出台了地方性法规或管理办法。实践中的林地林木流转既无法可依,又缺乏统一规范的规章制度,林权流转管理服务不到位,流转程序和内容不规范,不合理流转现象也时有发生,林农林权流转利益缺乏制度保障。为此,第一,制定林权流转的法律法规。可以制定包含林地林木流转规定在内的国家级的《林地管理条例》,再在以后的相关法律修订中,增加专门的关于林地林木流转的条款。第二,制定全国性的林权流转的管理办法。加强林权流转管理制度建设,对林地林木的流转作出全国性的统一规定,规范林权流转合同管理与权证变更登记等各类行为,指导各地建立林权流转服务平台与服务制度。

  (六)加强林区基础建设,完善林业管理与服务体系

  根据林业工作站设施落后、经费困难的实际,加大对林业工作站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解决林业工作站无办公用房、无交通工具、无适用装备、无专业人才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着重加强县级林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设立机构、确立职能并核定人员编制,配备相关设施设备,各乡镇林业站配备专职林业技术推广人员,大力提高科技对林业建设贡献率。进一步培养基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队伍,为林农提供低成本、优质高效的评估服务。增强对林农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扩大合作社对林农的覆盖范围和带动作用。增加森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建立公益性与市场化相融合的森林保险机制,延伸森林保险到每一片林区。完善林业信息化与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建立与扑火任务基本相适应的县、乡(镇)两级扑救系统,装备扑火机具和安全保障设施,提高基层扑火能力。

  (七)加大金融支持林业力度,创新林业投融资体制

  综合发挥财政、信贷、保险、担保、评估合力作用,引导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以林业资源资产抵押为核心的金融服务,构建多元化的林权抵押贷款支持体系,创新林权抵押贷款新模式,逐步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以信贷带活广袤林区经济社会发展。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