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部境外投资法规呼之欲出 四类风险加剧
发改委外资司司长孔令龙18日在第六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如上表述。他还透露,发改委正牵头制定“境外投资管理条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立法缺失的状况将随着我国首部境外投资法规的出台而有效改善。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副司长王胜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商务部正在配合进行该“条例”的制定,目前还需与多部门协调沟通。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正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多部门将继续出台政策措施,改善企业对外投资环境。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副司长王胜文总结了四种中国企业境外投资过程中应当注重规避的风险类型。其一是安全风险。其二是政治风险。其三是投资风险。最后是中外融合风险。
2、前两周存款流失万亿 净息差收窄考验银行利润
3月末中国银行体系高达2万亿的揽存洪峰过后,如期迎来大失血。4月18日,接近国有大行的人士透露,4月前两周,工建中农四大行人民币存款流失过万亿,而贷款增加无几,部分印证了3月份的存贷款爆发乃是季末效应推动下的虚增。
进入2012年,货币市场同业利率大幅下行,二三月份以来,7天回购利率已由年初的7%高位下滑至3%左右,这对资金市场主要拆入方来说无疑是利好;但对主要拆出方的大行而言,净息差将面临一定考验。
“银行的基本面将继续弱化,风险尚未完全释放。”中金研报预计,上市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增速为20%,整体略低于市场预期。其中,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6%、38%和24%。
3、央行信号:将通过降准等方式增供流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方面负责人1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以来,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贷款逐月增加,一季度同比多增2170亿元,对国民经济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下一阶段,将继续引导全国性银行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结合贷款需求实际状况,合理安排贷款进度。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继续发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更有针对性、前瞻性地加大与实体经济直接相关领域的信贷投放,有效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社会薄弱环节的贷款需求。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采取有效措施,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支持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4、建行发力小微企业贷款 20余城市将受惠
记者从建设银行获悉,该行今日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签订《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与后者在20余城市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进行对接,此前该行还与工信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年来,该行累计为16万小微企业客户投放信贷资金1.7万亿元贷款。
协议签署后,双方将在厦门、上海、唐山、苏州、合肥、杭州等20个城市紧密合作,加强双方客户资源共享,实现中国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与建行网络贷款平台对接,致力于推进节能减排、文化创意等多个产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并在“客户资源共享、金融服务外包、金融产品创新、网络金融业务、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市场拓展”等六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具体而言,中小企业协会从其会员企业中初步筛选客户,而后推荐给建行,由建行进行独立审核、贷款。而后在对贷款企业进行贷后监管,以降低风险。目前中小企业协会有29万家会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