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部委修订政策框架支持外资投资新兴产业
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委正在从产业指导、技术与知识产权合作等方面制定系列规则,为跨国公司参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完备的制度框架。“多部委制定的政策框架出台先后时间不同,都会陆续公布。”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将对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完善,与此前版本相比,《目录》将突出对外商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
“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相比,目前的稿子在鼓励类中增加了许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项目。”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据介绍,《目录》在金属制品业当中,增加了航空、航天、汽车、及环保型材料研发与制造;增加了基于PIv6的下一代互联网系统设备、终端设备、监测设备、软件、芯片开发及制造等等。
2、降准或为增加流动性首选
央行19日进行了200亿元91天期正回购操作,低于前次操作规模,公开市场连续第四周实现净投放。不过,19日资金利率不跌反涨,银行体系流动性再现趋紧苗头。分析人士指出,未来资金面或面临多重压力,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力度有望加大。在具体政策工具方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是放松流动性首选。
分析人士认为,资金利率进一步上涨的风险仍在聚积。首先,公开市场到期流动性后继乏力,未来两周将进一步降至730亿元和520亿元;月度来看,5月、6月将依次递减。其次,人民币再现贬值预期,外汇占款增量或萎缩,甚至不乏再现负值的可能性。再次,4月、5月为财税清缴时点,财政存款季节性高增基本明确。最后,季末揽存过后,存款流失加剧存贷比考核压力,大行融出资金意愿不足。此外,五一假期即将来临,银行资金备付同样面临考验。
尽管仍有诸多不利因素,但市场多数观点对未来资金面并不悲观。原因在于,市场对于央行释放流动性的预期强烈。尤其是央行官员日前表示,下一步将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通过适时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到期释放流动性等多种方式,稳步增加流动性供应。分析人士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央票到期量匮乏,难以满足操作需求。逆回购期限通常很短,欠缺持续性。因此,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成为央行下一步放松流动性的首选。
3、央行表态有深意:市场不必担忧流动性紧张
央行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合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流动性管理操作。如通过适时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到期释放流动性等多种方式,稳步增加流动性供应。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央行意在向市场传递信息:近期会保持流动性的合理适度,市场不必担忧流动性紧张。而从支持实体经济的需要来看,当前迎来存准率调整的敏感时间窗口。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采取有效措施,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支持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下一步将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综合考虑外汇占款流入、市场资金需求变动、短期特殊因素平滑等情况,合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流动性管理操作。如通过适时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到期释放流动性等多种方式,稳步增加流动性供应。
4、银监会:银行间同业代付拟纳入信贷额度
4月18日,银监会召集中、农、工、建、交以及浦发和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就规范同业代付业务召开座谈会,并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同业代付业务管理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
所谓同业代付,简单说是一家银行代替另一家银行来兑现信用承诺,主要基于信用证,功能大抵与票据类似。会计科目上,开证行记在表外,代付行记“应收款项”或“同业资产”,不受存贷比或信贷额度限制,这在信贷收紧背景下受到银行热捧。
《意见稿》要求,银行必须按要求立即自查。对不符合规定的业务操作应于2012年5月底前整改到位,并6月15日前上报自查和整改报告。对于新开展同业代付业务不符合要求或在规定期限内整改不到位的商业银行,银监会将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