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贵贤 赵振东 李冬梅 胡樨萼 刘先章
摘 要:用GC和GC-MS方法研究了松油醇副产物的化学组成,鉴定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莰烯、月桂烯、α-松油烯、双戊烯(柠檬烯)、1,8-桉叶油素、γ-萜品烯、萜品油烯等单萜类化合物以及少量的松油醇类。根据组成特点,对主要组分的分离技术及副产物气相脱氢芳化成对伞花烃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STUDY ON COMPONENTS,SEPE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BY-PRODUCTS IN TERPINEOL PRODUCTION HU Gui-xian ZHAO Zhen-dong LI Dong-mei HU Xi-e LIU Xian-zhang 松油醇广泛应用于香料和化工原料。在美国,松油醇及其附属产品松油的年使用量超过2万t。我国目前的松油醇年产量约6000 t,若加算松油则年产量估计已近万吨。由于松油醇有紫丁香香气,可直接大量地用于香精生产,是最大的松节油合成香料品种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品种,将近要消耗2万 t松节油,这是我国松节油的最大用途之一。 松油醇的合成工艺路线主要有以下两条:(1)一步法[1~3],即松节油在酸催化作用下直接进行水合反应生成松油醇;(2)两步法[4],即松节油首先在酸催化剂作用下水合成萜二醇,再经稀酸催化脱水生产松油醇。目前我国生产二号选矿药剂油的工艺路线均为一步法,而生产香料松油醇则主要采用两步法的工艺路线,因为这样所得的松油醇纯度和香气相对较好。无论是在一步法还是两步法生产松油醇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估计这种副产物全国每年产量在3000 t以上。目前这些副产物除用来调配松油外,还未得到很好地利用。开展对其化学组成的分析研究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不但可为其利用打下基础,并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文首先对松油醇副产物中的主要组成采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仪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能的利用途径,同时进行主要成分的分离研究,为进一步利用打下基础。最后进行气相脱氢芳化反应,研究其芳化成对伞花烃的过程。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 2 结果与讨论 2.1 化学组成 表1 松油醇副产物化学组成及含量(%) |
样品 samples |
α-蒎烯 α-pinene |
莰 烯 camphene |
月桂烯 myrcene |
α-松油烯 α-terpinene |
柠檬烯 limonene |
1,8-桉叶油素 1,8-cineol |
γ-松油醇 γ-terpinene |
萜品油烯 terpinolene |
松油醇 terpineol |
黄油头油 yellow oil |
14.1 | 9.4 | 2.5 | 17.6 | 14.6 | 8.2 | 3.9 | 17.9 | ― |
红油(永安) red oil |
10.1 | 7.1 | 1.9 | 16.5 | 11.5 | 8.9 | 5.7 | 23.6 | 6.2 |
红油(自制) red oil |
7.3 | 3.3 | ― | 10.7 | 20.8 | 6.3 | 24.2 | 14.7 | |
红油(自制) red oil |
30.6 | 7.1 | 0.7 | 17.9 | 8.9 | 8.7 | 4.3 | 20.2 | 5.4 |
2.2 分离及利用分析 由于SE-54色谱柱为极性较弱的硅酮类,出峰顺序基本反映了化合物的沸点高低顺序。根据其色谱分析,副产物的组成具有以下特点:(1)红油及黄油头油中的主要组成为单萜类化合物;(2)前段化合物为未反应完的蒎烯和少量莰烯;(3)后段除含有少量桉叶油素外,主要组成为单环单萜烯类化合物;(4)在黄油头油中无松油醇,在红油中含有约5%的混合松油醇类化合物。 根据以上特点,可以利用各段化合物的沸点差采用精馏方法将各段化合物经分离后进行化学利用。 (1)第一段主要含有蒎烯和莰烯的混合物,可以再作为水合反应的原料,当莰烯含量高时建议用于樟脑生产; (2)除去蒎烯和莰烯后的混合物可以经过蒸馏得到主要组成为单环单萜烯类化合物,然后通过脱氢芳化生成对伞花烃,这是重要的合成一系列香料和化学合成中间体的原料; (3)除去蒎烯和莰烯后的混合物也可以继续精馏得到分段混合物或单一化合物,如双戊烯-桉叶油素段混合物可以以低含量桉叶油素直接用于日化调香,可精馏得到纯度较高的萜品油烯,此化合物有潜在的市场前景; (4)精馏残液经蒸馏可得到一定量的松油醇混合物,可用于调配选矿用松油。 基于以上分析,作者进行了红油的精馏处理。原料红油是实验室采用两步法合成松油醇时得到的副产物。红油336 g经5%NaOH溶液100 mL洗涤,分出碱水层后直接用于精馏;精馏完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洗涤精馏柱,再蒸馏出乙醇后分析残液组成;残液在0.7 kPa下蒸出松油醇部分,精馏结果见表2所示。 表2 红油精馏各馏分的组成及含量(%) Table 2 Results of rectification of red oil |
项目 items |
α-蒎烯 α-pinene |
莰 烯 camphene |
α-松油烯 α-terpinene |
柠檬烯 limonene |
1,8-桉叶油素 1,8-cineol |
γ-松油烯 γ-terpinene |
萜品油烯 terpinolene |
松油醇 terpineol |
精馏原料(336 g) raw material |
30.6 |
7.1 |
17.9 |
8.9 |
8.7 |
4.3 |
20.2 |
5.4 |
馏分Fr.1~2(65.5 g) | 82.6 | 15.7 |
― |
― |
― |
― |
― |
― |
馏分Fr.3~5(40.5 g) | 36.3 | 22.7 | 25.4 | 3.4 | 7.4 |
― |
― |
― |
馏分Fr.6~9(92 g) |
― |
― |
41.3 | 33.0 | 21.0 |
― |
― |
― |
馏分Fr.10~12(43 g) |
― |
― |
7.4 |
41.6 |
23.2 |
22.7 |
― | |
馏分Fr.13(20 g) |
― |
― |
― |
17.5 |
7.7 |
9.1 |
62.0 |
― |
馏分Fr.14(23 g) |
― |
― |
― |
17.1 |
7.3 |
21.3 |
50.3 |
从精馏结果可以看出,蒎烯段α-蒎烯和莰烯易通过精馏分离。双戊烯-桉叶油素段亦可通过精馏与前后两段化合物分离。而萜品油烯段由于釜液量较少,未能得到较纯的萜品油烯,如在精馏完双戊烯-桉叶油素段后将残液集中处理,由于萜品油烯含量较高,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萜品油烯。 2.3 脱氢芳化反应 将红油或黄油头油经精馏或蒸馏处理得到组成不同的各种样品用于芳化反应研究,以考察组成对芳化反应的影响。芳化反应采用文献[5]的方法进行。脱氢芳化产物经与标准样品对照及其它方法确定为目的产物对伞花烃。脱氢芳化反应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松油醇副产物脱氢芳化反应结果 Table 3 Results of dehydrogenation of by-products of terpineol production |
实验号 test No. |
重量(g) weight |
样品组成components | 对伞花烃含量(%) (产物重量g) p-cymene (gross weight) | |||||
α-蒎烯 α-pinene |
α-松油烯 α-terpinene |
柠檬烯+桉叶油素 limonene+cineol |
γ-松油烯 γ-terpinene |
萜品油烯 terpinolene |
松油醇 terpineol | |||
0 | 50 | 本原料来自于樟脑副产物,用作脱氢芳化的对照样品 Control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by-products of camphor |
94.6(44) | |||||
1 | 50 |
― |
41.3 |
53.9 |
― |
― |
― |
97.3(47) |
2 | 41 |
― |
7.4 | 41.6 |
23.2 |
22.7 |
― |
99.7(38) |
3 | 50 |
7.3 |
21.3 | 65.1 | 1.1 | 2.5 |
― |
94.7(46) |
4 | 40 |
― |
5.4 | 40.0 | 4.5 | 24.3 |
12.6 |
93.5(33) |
5 | 53 | 8.0 | 38.0 | 50.8 |
― |
― |
― |
91.2(45.5) |
脱氢芳化的结果表明:
2.3.1 文献[5]中催化剂905适用于本文原料的脱氢芳化反应,且最佳反应条件与文献[5]中所要求的一致。 3 结论 3.1 松油醇副产物无论是红油还是黄油的头油其组成及各成分含量均相近,因此可统一考虑进行利用。其主要组成为:α-蒎烯、莰烯、月桂烯、α-松油烯、双戊烯(柠檬烯)、1,8-桉叶油素、γ-松油烯、萜品油烯等单萜类化合物以及少量的松油醇类。 基金项目: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吴文通,谢献征.混酸一步法合成松油醇小试报告[J].林化科技通讯,1986,(5-6):2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