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应拟好“重量级”路线
林业展会规模是一个我们从林业产业、林业会展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显示出林产会展业市场的特征由粗放型的数量级增长转向以大规模的高质量展览会为主导,并引领市场走向正规化和国际化,表现出“重量级”发展趋势。国际上最常见的扩大展会规模的方式之一就是在原展的基础上,增加相关产业链和新兴行业领域的专题展。与此同时,按展览范围的大类将整个展会拆分成不同展期逐次举办,也成为发展超大型展会的新尝试,这样的展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场馆等硬件设施、接待管理和客商分流等方面的矛盾。我国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林产品及木制品展就进行过可行性实践。
2011年的东盟博览会分两期举办,一个是综合性质的展览,一个是专业的展览,实现了长期困扰的展馆面积瓶颈的突破。此举既保持了东盟博览会的综合性特色和优势,又符合国际展览业的发展趋势,提升了东盟博览会的专业化水平。展会规模的适度扩大,使更多的企业获得参展机会。展期拆分模式虽然是在为解决遇到的实际难题时产生的一种应对办法,但无疑为今后我国超大型展会的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意义的解决方案,有利于进行前瞻性的战略规划。
近些年在国内出现的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叫“团购”,即每一届展会举办时都选定国内的一个政府或地区作为主要合作伙伴,以政府或地区的名义组织展团或贸易洽谈团参加该展,并举办政府层面的经贸交流活动和高层论坛。这类合作模式提升了超大型展会的功能,拓展了行业间经贸技术交流的合作领域,拓宽了国际展商和专业观众的参会范围,对国内举办超大型林业展会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欧美发达国家的国际展览巨头向世界新兴会展地区发展的普遍方式就是“展会品牌输出”。这一海外战略优势在于确立的品牌地位、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管理模式等方面。目前我国会展市场中,通过移植、并购、合作办展等方式办展。此外,在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我国,也都能看到这些会展业巨头的身影。以CIDE中国国际门业展览会为例,2006年北京伟士佳合展览策划有限公司和北京中装华港建筑科技展览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将原有二大展览公司的门业项目进行整合,共同出资组建了合资公司——北京中装伟佳展览策划有限公司。新组建的合资公司在全面继承原有公司门业项目的优秀团队、运作经验和成熟高效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集中了多方面人脉资源和更广泛的国内、国际关系网络,致力于打造品牌化、国际化、可持续的“全球顶级门业展览盛会”。我国现阶段也开始出现一些走出国门,到潜在市场举办的品牌展,这说明国内一些具有前瞻意识的组展机构已经着眼于更广阔的国际市场。通过“借船出海”和独立组团形式,尝试走出国际办展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