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翻身”良机?
原有业务经营不善,新的公司或业务却从未产生过利润,新旧夹击下的景谷林业业绩由此衰落。据公司董事会方面说法,经营层曾遇到过“翻身”良机却未能好好把握,也需承担一定责任。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这几年公司频繁更换总经理人选,远比董事会换届来得勤快。
2002年开始,景谷林业的资金投向了远在北京的房地产、科技园等项目,并想以此作为利润引擎。但这几年来这些公司不是从未赢利就是“半吊子”工程,却均耗费了景谷林业大量资金。
2004年董事会决定,让玉加宝人造板公司向景谷林业的另一家控股子公司——北京君合房地产投资1300万,以供后者继续开发北京项目。北京君合是公司2001年10月投资3500万元成立的控股68.63%的子公司。该公司在2002年贡献收入2.6亿元,力压公司林化林板业务,使得全年净利润微幅上涨,被视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由此,2003年公司向房产公司两次提供总计借款4500万以补充流动资金,但因无销售收入当年该项业务贡献为零;2004年,子公司玉加宝亦参与投资,但君合房产全年依然亏损;2005年,公司又再次将原本对君合房产的2100万借款转为增资款,但因几个月后君合房产再度引入外部增资,景谷林业持股比例由此降为37.01%,从此不再并表。除了借款和增资款,在2002年、2003年内,景谷林业对北京君合另一股东国锐房产,分别有高达1.1亿的土地预付款和8375万元的预付合作开发项目工程款,到了2004年,国锐房产尚有7374万元的欠款。
从成立到转让前,这家享用了景谷林业大量资金的房企,只在2002年对净利润有过贡献。截至2006年,该公司还占用景谷林业本金加占用利息总计5713万元。而因为项目迟迟未曾产生收益,公司于 2007年12月和2008年6月,分两次将所持总计37.01%的北京君合股份及5150万债权以2.3亿元总价转让给了国锐房产,由此才使得公司2007年得以扭亏,2008年继续盈利,但2009年没有了投资收益的“掩盖”,业绩出现了巨额亏损。
“当时董事会要求经营班子合理有计划地利用超过2个亿的北京君合的股权转让款,但因为公司属于林业企业,还受景谷当地林业局管辖,因此董事会对经营层的授权很大,但经营层没有合理利用,错过了最佳翻身机会。”记者在当地采访时获得如此解释。
景谷林业的其他投资也几乎是“颗粒无收”。2002年,景谷林业投资5000万元参股北京科技园文化建设有限公司。但此后该公司如石沉大海,直到2009年年报披露时,突然曝出高达4100万元的减值准备。
此外,景谷林业这几年成立的子公司几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定期报告显示,从2002年至2003年开始,公司先后总计投资约1620万成立了景谷森力、北京景林科技、江城茂源、云南云松等多家公司。这四家公司成立至今,景林科技、江城茂源两家公司在历年定期报告中均显示为亏损,其中景林科技已于2007年被注销。而另两家公司,云南云松和景谷森力仅有1或2个年度为微利,但亏损愈发严重,最高达到过670万和194万。
董事会将2008年开始的经营困境归咎于经营层的“失职”。事实上,自中泰担保2001年入主董事会以来,景谷林业频频更换经营层。2001年,中泰担保入主第一届董事会,改聘方志坚担任总经理;后方志坚在2002年第二届董事会产生时连任,其任期应至2005年;但在2003年年报中,公司总经理变为原副总经理李兴平;2005年,第三届董事会聘任的总经理变为王颐;此后王颐离职导致公司2007年改聘王宇担任总经理,而随着这次第四届董事会的诞生,总经理又变为杨湘云。
在经营层走马换灯的背后,却是景谷林业主业的每况愈下,对外投资的钱都“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