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困境还是滑向深渊?
或许现在归咎于哪一方已于事无补。股东大会之后,新一届董事会的任期将有3年。同为中泰担保主导的董事会,在前面近 9年里未能给公司带来任何福音,在将来的3年里,会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据了解,资金紧张,造血功能缺乏,是景谷林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最新的半年报显示,仅上半年,公司将部分林地、林木资源和生产设备予以抵押,10余次向银行借入为期一年的流动资金,总金额在1亿元左右。截至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仅为184万元,公司短期借款高达1.96亿元,另有高达2480余万的应付职工薪酬。而经营性现金流为负615万元。在一个生产部门已停产的情况下,公司如何才能走出恶性循环?
从目前的部署看,公司新的发展方向为生产集装箱板材,并寄望于新的总经理改变这一状况。去年7月3日,公司公告出资928万收购杨湘云等两位自然人所持的登明集装箱地板公司79%股权,此后,公司出资940万元对该公司同比例增资。集装箱板材主要用料为竹木,亦是景谷县一大资源。在林化业务已停产,原有传统人造板业务微利的背景下,“抢滩”附加值较高、市场销路较好的集装箱底板似乎很合情合理。
据公司方面介绍,登明公司系省内知名企业,成立超过20余年,通过收购股权可以避免重新获得一些生产资格认证所需花费的时间,同时景谷林业也有望分享该公司的技术配方、专利优势,便于快速产生效益以“救急”。于是,登明集装箱剩余21%股权的持有人、总经理杨湘云被中泰担保提名为此次董事会非独董董事候选人,最终也顺利当选,并被董事会聘任为公司总经理。由此可见董事会对登明公司的“看重”。
但2009年年报中,登明公司亏损为738万元。最新的半年报显示,登明公司亏损523万元,尚未进入利润期。而公司将这原因归结于交通的不便。据悉,因为集装箱运输景气度的提升,公司产品“供不应求”,但却因修路导致发送货物困难。由于公司销售部门位于昆明,运往国外或国内华南地区的底板产品均需运至昆明再统一发送,因此即使销售部门订单饱满,但道路不便则难以发货。
不过,从以往景谷林业对外投资的连败结果看,登明公司能否帮助景谷林业走过难关暂难定论。
让投资者深感悲观的是,按照董事会计划,公司今年的目标只是“减亏”而非“扭亏”,这意味着即使按照计划完成任务,景谷林业也难逃明年戴帽的命运。如真落得如此地步,纵是明珠亦有泪。(赵一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