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期高温少雨,9~10月份,南宁市松毛虫发生面积有上升趋势,主要发生在去冬今春松毛虫严重危害的区域周边较健康的松林内。”日前,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用环境减灾卫星预测出我区可能暴发松毛虫害,具体地点在宾阳县的大桥、古辣、甘棠、露圩,横县可能发生在峦城、平朗、校椅、陶圩、石塘、镇龙一带。
卫星为农业减灾,在我区已屡建奇功。2009年秋季到2010年春季的持续高温干旱影响,我区发生了较严重的松毛虫灾害,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通过对历史图片进行对比分析,查明这次松毛虫危害最早发生地在宾阳县那宁村委昌山小村一带,还分析出了虫灾蔓延趋势。过后事实证明预测准确,使有关部门能有足够的时间做好防虫措施。专家告诉记者,环境减灾卫星监测预报松毛虫灾害的总体思路,就是根据松毛虫危害过程的特点,在监测到松毛虫发生区域后,结合当时温度、湿度等天气背景和对未来的中期预报以及松毛虫自身发展规律,应用空间分析技术,预测松毛虫未来发展的空间分布规律。
松毛虫是虫害黑名单中的“头号凶手”。一片青翠的松林,一旦遭遇松毛虫灾害,几天时间就会变得凋零、焦黑――远看就像被火烧过一样,因此松毛虫灾又被形容为“不冒烟的火灾”,一旦暴发虫灾,靠割松脂为生计的农民一年收入就打了水漂。
我区是全国最大的松脂产地,以前人工防虫,靠的是有经验的农民、农技专家翻山越岭,一棵棵树检查,一个个山头去看,再汇总各地信息综合分析,非常辛苦,而且如果动作稍慢,还没等资料分析出来,毛毛虫已经长成一片……上个世纪末,进步到使用飞机航拍技术,但也受云层和飞机机动效能的影响,难以时刻监控森林虫害。
如今我区投入卫星技术,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可以高空全天候观测森林情况,并且做到“一目千里”,不需24小时时间,就可以快速、大范围地观察全区森林植被的健康情况,目前,这种卫星防虫技术,是国内民用卫星中技术最复杂、指标最先进的对地观测系统之一。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森林、作物病虫害属于国际上比较前沿的课题,欧美发达国家还把这项技术当做机密,禁止向我国提供这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