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准率近3年首降 预调微调力度加大
中国人民银行11月30日宣布,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近3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上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时间为2008年12月25日。自2010年以来,央行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其中,2011年共有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在央行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降为21%。以10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9.21万亿元简单推算,本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释放近4000亿元资金。市场人士认为,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出重要的政策信号,央行“预调微调”操作空间打开,对证券市场将产生积极影响。
2、国家发改委提电价限煤价一揽子政策出炉
11月30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调整煤炭和电力价格的一揽子政策。
该一揽子政策具体主要包括三项,即在全国范围内对发电用煤(以下简称“电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同时上调销售电价和上网价格,试行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制度。
为了稳定电煤价格, 国家发改委11月30日下午印发了《关于对电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和加强电煤价格调控的公告 (2011年第30号)》(以下简称《公告》)。
根据《公告》,国家决定对电煤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并区分合同电煤和市场电煤施行双轨制政策。
就合同电煤而言,规定2012年度合同电煤价格涨幅不得超过上年合同价格的5%,这一规定改变了以往重点合同煤基本不涨价的状况。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解释说,适当控制合同电煤价格涨幅,主要是考虑目前合同电煤价格低于市场价格较多,允许合同电煤价格在一定幅度内上涨,有利于适当缩小合同煤与市场煤的价差,调动煤炭企业保障合同煤供应的积极性。
同时,国家对市场交易电煤实行最高限价。即自2012年1月1日起,对市场交易电煤规定最高限价,秦皇岛等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5500大卡电煤平仓价最高不得超过每吨800元;通过铁路、公路运输的电煤市场交易价格,不得超过煤炭生产经营企业2011年4月底的实际结算价格。
3、受欧债危机影响 外贸企业做“加减法”力促出口
11月30日,“环球资源采购交易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服饰配件、婴童产品、礼品和家居用品在内的四大轻工产品分类别展销。记者从展会现场采访了解到,受欧债危机影响,国内外贸企业面向欧洲市场的出口订单减少。 为促进销售,大部分外贸企业大做“加减法”,一方面通过降低利润率来尽量满足欧美买家需求,另一方面着力加强新兴市场出口,而对于营销模式有较大不同的内贸业务市场则显得颇为谨慎。
欧盟作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占到中国年出口额80%以上。然而今年以来,欧债危机使中国的出口受到较大影响。据“环球资源采购交易会”主办方统计,近期落幕的第110届广交(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欧美采购商实际成交分别下降19%和24%。买卖双方签订长单的意愿均明显下降。6个月内的短单数量达到了88%。
4、全球六大央行宣布提供流动性支持金融体系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30日发表声明说,美联储决定与加拿大银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以及瑞士国民银行采取协调行动,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支持全球金融体系。
声明指出,将把几大央行之间现有的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利率下调50个基点,该举措将从2011年12月5日开始生效,目的是为了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给家庭和企业带来的冲击,从而刺激经济复苏。
此外,美联储将再度延长与加拿大银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以及瑞士国民银行这5家西方主要中央银行的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至2013年2月1日。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旨在向海外金融机构提供所需的美元流动性,以缓解欧洲债务危机带来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