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战略要点
—— “三生态”总体战略思想 ——
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
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
这是在温家宝同志亲切关怀和亲自指导下,由60多位两院院士和资深专家、近300位研究人员共同开展的林业宏观战略研究所取得的最主要的成果,是新时期我国林业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
—— “三步走”奋斗目标 ——
到201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风沙区的沙漠化有所缓解,全国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到202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基本解决,全国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
到205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林产品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 “四大发展格局” ——
西治西部地区在重点保护的前提下加速绿化、强化治理
东扩东部地区加速向平原、农区和林产品深加工方向扩展
北休东北部地区休养生息和实施天然林资源保育
南用南方和华南热带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规模发展用材林、经济林
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确定的林业发展总体战略思想,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在以往林业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划分“西治、东扩、北休、南用”的林业发展新格局,根据不同地区林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和影响生产力发展因素,进行林业生产力结构、布局的重新配置,形成以生态建设为主线、重点工程为中心、保护与发展高度协调的林业发展战略。
----七大发展区域----
东北地区 “三北”地区 华北中原地区
南方地区 东南沿海热带地区 西南峡谷地区 青藏高原地区
—— 五 大 转 变 ——
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
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
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
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
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
这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重大转变,是新时期我国林业发展阶段特征的集中体现和总体要求,是顺利实施六大工程、加快林业发展的可靠保证。当然,这五大转变也不是并列的,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转变是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
—— 跨越式发展 ——
发展阶段的跨越
速度提升
科技升级
“林业跨越式发展”指的是以六大工程建设为途径,以五大转变为标志,加快林业发展步伐,缩短在常规状态下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所需的时间,使我国林业早日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其具体内涵包括阶段跨越、速度提升、科技升级等多个方面。其中,最本质的跨越是发展阶段的跨越。这是因为,按照常规的林业发展模式,通常要经历森林原始利用阶段、木材过度利用阶段、森林恢复发展阶段、多功能利用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这样五个大的阶段。其中森林恢复发展阶段通常又分为治理小于破坏、治理与破坏相持、治理大于破坏这样三个小的阶段。而我国林业目前正处于森林恢复发展阶段中治理小于破坏,即所谓“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选择常规的发展模式,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边治理边破坏的全部历程,我们就将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恢复发展时期,从而使我国林业长期滞后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而徘徊在可持续发展的大门之外。这无疑是每一个致力于振兴中华的中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我国林业要实现的阶段跨越,即由目前所处的森林恢复发展阶段中的治理小于破坏阶段直接跨入多功能利用阶段。其中被跨越的阶段是治理与破坏相持的阶段以及治理大于破坏的阶段。这恰恰同我们所说的“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所体现的阶段跨越完全一致。而在常规状态下,仅仅这两个小的阶段就需要经历上百年甚至几个世纪的时间。这就是说,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林业为赶上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一种必然选择。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别的路可走。